台東太麻里三和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小朋友,拿麵包樹的葉子做臉和身體,種子當五官,並以跟自己手腳長度一樣的鳳凰木豆莢做手腳。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修剪後的羊蹄甲花瓣、葉子,可以製成美麗的曼陀羅造型;麵包樹的葉子是臉和身體,種子是五官,鳳鳳豆莢則用來鋪排成手腳,這些都是幼稚園小朋友從大自然及日常生活取材,創作出的作品!教育部近來積極邀請專家輔導幼兒園推動Loose Parts概念(生活中的自然、環保遊戲素材),希望孩子從幼兒園起,就能透過天然素材的把玩,體會生活中處處是美感。
加入輔導方案的北市育航幼兒園園長黃瓊秋表示,教育部鼓勵幼兒園從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取材,提供樹葉、樹枝、石頭、水果種籽、各種線、鈕釦、冰棒棍…等,讓孩子自己決定素材的功能與使用方式,自由發揮巧思,把原來看來無用或不用的素材創造出另類的價值。
黃瓊秋表示,孩子透過隨手可得的天然素材,可喚起對環境的注意,建立美感,得到不一樣的感受,尤其在創造過程中,還能培養問題解決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例如孩子利用修剪後的羊蹄甲花瓣、花苞和葉子,製成曼陀羅圖案,相當繽紛漂亮。小朋友也曾利用三塊大麻布,以各式顏料、色塊、滾輪作畫,並用校園花草、木條裝飾畫中的小房子,就是為了要呈現晴、陰和雨天三種不同的感覺。她笑說:「現在孩子都會說要搜集瓶蓋、樹枝等素材來園區創作。」
「學校好好玩!我要住在學校!」位於台東太麻里的三和國小附設幼兒園,也因接受了輔導,學習區正慢慢轉變,小朋友利用麵包樹葉子、種子及鳳凰木豆莢來製作和自己一樣大的模型,甚至躺著擺出跟作品一樣的動作,讓老師都不禁讚歎孩子的創意。
位於基隆暖暖的「幼幼」幼兒園,則融入水谷氏教具概念,提供木梯、木板、輪胎等,孩子可以在同儕合作下搬運,自行組合物件,並在自己設計的路徑攀爬、行走,或是其他的遊戲設計,讓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及與他人互助合作的能力,同時也增進大肌肉發展,挑戰自己的體能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