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需要喝純水 飲料沒幫助

 |2017.01.03
366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喝水有公式,人體標準一日需水量,必須喝下:公斤體重x三十毫升的水。但不少人都以含糖飲料、咖啡或茶飲來替代水。營養師表示,飲料不能取代水,尤其茶、咖啡、酒精飲料有利尿作用;而腎結石、痛風的患者和運動、勞動工作量大者,應該飲用更多白開水補回,純喝水才能達到水平衡。

一位二十八歲輕熟女,身高一百六十五公分、體重五十五公斤,按照公示,標準一日需水量應喝一千六百五十毫升水分。但她不愛喝水,每日只喝含糖飲料一千毫升,從學生時期開始養成的壞習慣,造成她體內膽固醇超標,直到戒除喝糖飲的習慣,膽固醇才回到正常值。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標準一日需水量不包括含糖飲料,但現代人不愛喝水,往往喝一半水,配一半無糖飲料,若是搭配無糖咖啡、茶等還在可接受範圍。但若全部以飲料代替,恐忽略咖啡、茶飲含咖啡因,會利尿造成身體流失更多水分,李婉萍提醒,仍須喝純水補足。

有些族群比一般人更要多喝水,李婉萍指出,痛風病人喝茶飲、咖啡,造成利尿會使尿酸升高。腎結石的患者,茶、咖啡中的草酸成分會影響結石情形。而工作量大的勞動者,容易嚴重脫水,在夏日早晚體重甚至相差五公斤以上,這些人若是喝了含有咖啡因、酒精的飲料,都須再補充大量水分。

亞東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彭渝森指出,當飲品讓身體流失水分,位於頸部的血管壓力感知器會傳達到大腦,提醒人要補水。有些人不會感到口渴,如老年人自律神經功能退化,可能較不易感到口渴,不知體內缺水。

含糖飲料也不如開水解渴,會愈喝愈渴,彭渝森說,因為含糖飲料會讓血糖短暫上升,經由腦部下視丘傳達訊息,引發口渴,因此喝含糖飲料反而愈喝愈渴。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早起喝水有助排便、飯前喝水產生飽足感有助減少食量。測量自己是否缺水的簡單方式,是排尿時發現尿液顏色變深,就是身體缺水警訊。

小撇步

飲料怎麼喝

每天飲用2次:

鮮奶、無糖或低糖優酪乳、無糖或少糖豆漿、未過濾不加糖鮮果汁

偶爾飲用(每天少於3次):

調味乳、減糖優酪乳、一般豆漿、100%果汁、運動飲料

少選用(每天少於1次):

每100毫升含糖超過7.5公克如乳酸飲料、大部分優酪乳、豆奶飲料、稀釋果汁、汽水、低卡汽水、茶飲等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