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一七年元旦,展望未來,國際情勢趨向保守主義。在國際大環境下,兩岸關係成為中美角力的一環,台灣將因政府的選邊而遭受雙重的衝擊;不僅要順應美國的需求,還得承受來自對岸的壓力。國內的情勢也會因為民進黨的一黨獨大有更多的對立衝突。繼危疑驚懼之後,面對的是驚濤駭浪的一年。
川普即將上任,他的「美國優先」政策首先受到挑戰的是中國大陸;現在川普還未就任,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即已開打。大陸已經針對通用汽車開罰二點○一億人民幣的壟斷罰款。理由很可能是因為川普先前的英川通話以及高嗆「一中政策」,引起中國大陸的不滿,先警告式的給川普來個下馬威。相信川普上台之後,必然會針對中國大陸在美國的商品施以傾銷制裁手段。
在歐巴馬時代,蔡政府選擇「親美、遠中」的政策;儘管蔡英文拒絕就「九二共識」及「一中意涵」做出正面回應;但是有美國的支持,蔡英文似乎有恃無恐。由於美國仍堅持其長久以來的一中政策,美中台三邊關係還可以維持穩定狀態;不過因蔡英文的選邊,顯然兩岸關係嚴重失衡。馬政府時期所維繫兩岸穩定的正常經貿往來及外交休兵的政策都因此破局。川普如果改變美國的一中政策,三邊關係將引發不可預測的海嘯。
雖川普為了對付中國大陸,可能把台灣當棋子拉攏,但是台灣將付出的代價將倍增於過去。川普是個典型的商人,他現在把一中政策當商品叫賣,目的無非和中國討價還價。即使是歐巴馬時代對蔡政府的支持,但也會做出類似「太平島是礁」的出賣台灣言論;對台灣要求參加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也愛莫能助。川普上任後對台灣會作出怎樣的舉止,難以預料。但可預知的是加大對台軍售,開放美豬進口;而台灣能從中得到什麼實質利益,完全未知。
從去年五二○後,兩岸從冷和走向冷對抗。陸客來台人數驟減衝擊觀光產業,雖政府極力挖東牆補西牆,卻不見成效。未來兩岸關係將更加嚴峻,不僅在經濟上的實質利益受到重擊;外交上甘比亞和聖多美普林西比也相繼和大陸建交。接下來中南美洲、非洲邦交國隨時可能生變,梵蒂岡也已和大陸達成最後的協議,建交也指日可待,這些外交衝擊也都可能在未來的一年內陸續發生。
國際關係、兩岸關係都不得利的情況下,蔡英文及政府的民調必是一路下滑;國內經濟發展不易,只好在政治上著手,爭取支持者更大的認同。蔡政府上台以來除了大力推動轉型正義,打擊對手之外,也積極攏絡社運團體,推動《勞基法》、《公投法》、《同志婚姻法》的修法,表面上是推動改革,實質上仍然是意識形態治國。
二○一六年媒體選出的年度代表字是「苦」,但是這個苦從蔡政府上任拒絕九二共識之後開啟;預期川普上任後,由於美中台三角關係失衡,真正的苦難才要開始。不論國際貿易、兩岸冷和、國內政經、朝野鬥爭都如驚濤駭浪撲面而來。如何為這一葉扁舟掌穩舵,迎向風雨飄搖的一年,挑戰蔡英文總統,也考驗全體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