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郭士榛
二○一六年逝去多位人間瑰寶,令人不勝唏噓。包括一代青衣祭酒顧正秋、台灣戲劇名家貢敏、畫荷大師張杰、前文建會主委王拓、「特技之父」李棠華、台灣報導文學先驅陳映真等人。
顧正秋─熱愛京劇 終身不倦
顧正秋將其一生奉獻給她所熱愛的京劇,從事表演、推廣與鑽研,終身不倦。顧正秋所帶領的「顧劇團」,為台灣京劇奠基。劇團解散後,重要團員成為台灣京劇重要演員、琴師及鼓佬,肩負起教學的責任,對於台灣京劇的發展與下一代的培育,具有重大貢獻。
貢敏─劇壇全能手
集導演、劇作家、學者、評論家於一身的貢敏,人稱「劇壇十項全能手」,國光劇團首任藝術總監,推動創作台灣題材的新編京劇,在台灣戲劇史上貢獻卓著,獲獎無數。
李棠華─特技之父 傳承技藝
有「特技之父」封號的雜技藝術家李棠華,造就台灣的雜技藝術,更積極提攜後輩,成立中華民俗技藝訓練中心,培養人才無數,把台灣的雜技表演推上世界舞台。一九九○年,李棠華特技團併入復興劇校,成為今日台灣戲曲學院綜藝團的前身。
陳映真─創《人間》開先河
陳映真創作文類有論述、散文、小說,參與《文學季刊》及《文季》、《夏潮論壇》等雜誌編務。一九八五年創辦《人間》雜誌,後成立人間出版社擔任發行人,開創台灣報導文學雜誌的先河。
張杰─荷花大師 熱情不懈
張杰的藝術特別擅長畫荷花:花葉飽含水氣、用色大膽、構圖意趣盎然,享有「荷花大師」的美譽。張杰在晚年對生活仍保有極高的熱情,不懈創作。
王拓─積極參與文化公共事務
王拓創作文類有論述、小說及兒童文學,曾任《文季》雜誌總編輯、《人間》雜誌社社長,亦曾擔任國民大會代表、主席團主席、立委以及文建會主委等職,積極參與文化公共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