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單嬫
「『當櫻花雨下在草山』,這標題很有意思,因為每到春天,仰德大道都是櫻花。」文化大學入學面試官說。
我把自己比做櫻花雨,老師的解讀,彷彿我就是草山長出來的花瓣,瓣落歸根,飄進自己的故鄉。只是,我終究是個遊子……
轉進華岡路,那天正好是草山學子社團擺攤招新的日子。「歡迎加入我們的社團喔!」畢業後遇見學弟妹的熱情,不禁啞然。依稀遇見從前的自己。
那時,營隊的某些晚上,我們總會被布矇著眼,循著指令,直到在燭光前圍坐後才睜開。隨著燭光搖曳,大家撐著眼皮,分享心事,直到天亮;有時穿著社服就去上課,數著法律條文、心底卻想著大聲公台詞;草山風大多雨,索性放棄撐傘,隨風隨雨遊蕩,抓不住自己的世界……
「走!我介紹一家好吃的飯!」當年的她,和我一樣在課堂與社團間遊走。她熱心帶領我熟絡環境。她口中「好吃的飯」,一份六十元,當年的我還嫌貴,只捨得偶爾吃。曾幾何時,早已對六十元不痛不癢,和她也因時空的轉換而僅瞥見臉書動態上的游絲……
「畢業了」,後來再去幾趟,「好吃的飯」老闆娘總會笑咪咪地用這三個字跟我打招呼,我不太確定她的句末是問號還是驚歎號,只是至今,她仍記得我常點的餐。
「美食街有讓你懷念的食物嗎?」那天,在社團招新的人群中遇見老師,她問。我想了想,只想到那家口味普通的「好吃的飯」。
「我懷念的是人吧!」我想起「畢業了」老闆娘,還記得我常點的餐,嘗起來可能不是百分之百完美,但那就像回家般的溫暖,即便我是遊子,亦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