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傳真 福斯斷尾求生 是否浴火重生

林詩萍(德國/資深媒體人) |2016.12.05
1108觀看次
字級

文/林詩萍(德國/資深媒體人)

德國汽車大廠福斯的「史上最大作弊醜聞」已逾一年,但後續的賠償和解、企業重整、全球官司等衝擊,至今仍讓這家德國最大車廠灰頭土臉。

福斯犯法的代價,讓品牌蒙塵、員工受害,為何向來給外界守法形象的德國人和德國企業,會捅出這麼大的婁子?

汽車產業是德國的國內經濟和外銷命脈,在德國,光是汽車業,就提供了七十八萬就業機會(與汽車相關的產業就業人數更高達數百萬),德國最大車廠福斯在全球六十萬員工、在德國的員工就有十二萬人。

位於德國中部的城市狼堡(Wolfsburg),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工業城市,卻是福斯在德國的製造重鎮。這個原本屬不毛之地,因福斯而聲名大噪,更因為福斯帶來富裕,成為德國人均收入前幾名的城市。

狼堡不是德國唯一仰賴汽車產業打造經濟奇蹟城市,包括德國南部的慕尼黑(BMW總部所在)、奧迪汽車總部所在城市因戈爾施塔、賓士汽車和保時捷總部城市斯圖加特等,幾乎都靠車廠撐起在地經濟。

德國汽車業強盛源於德國人求好不求快的工匠精神,在傳統工業、機械業的工程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全球汽車產業正在轉型,若電動車時代來臨,引擎動力被電池取代,汽車業版圖極可能重新洗牌,是德國車廠最不願面對的狀況。

一九九○年代後期,全球車廠陷入減碳競爭,日本、美國等車廠試圖以開發電動車、油電混合車作為節能、減碳目標,德系車廠如福斯、BMW等車廠卻全力押寶柴油車,向德國政府及歐盟遊說、推廣使用柴油車,作為「便宜又快速」的減碳方法。

這使得柴油車數量直線攀升,從一九九○年代的占率不到百分之十小眾市場,衝上至今歐洲各國都有將近五成、甚至高於五成的主流市場。

德系車廠在柴油車上的優異銷量,是成功,也是包袱。福斯不願放棄自己在柴油車市場的超強優勢、又無法完全解決柴油車帶來的有害氣體排放問題、加上美國與歐盟對此廢氣的排放標準不一、且面臨與豐田爭奪全球第一車廠的壓力下,福斯選擇「作弊」,用走捷徑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只不過作弊被抓包後,除了柴油車「無可避免」的環境汙染再度浮現台面、讓消費者質疑「潔淨能源」的口號都是騙,福斯得支付美國車主高達一百五十億美元賠償金、品牌形象面臨嚴峻挑戰,更令長久以來給世人好印象的「德國製造」蒙羞。福斯,這家代表德國形象的企業,面臨「三輸」局面。

福斯上個月與工會達成共識,二○二○年前削減全球三萬職缺,同時立下二○二五年推出三十款電動車目標,試圖挽救形象和打造願景。福斯斷尾求生,是會一蹶不振還是浴火重生?值得關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