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方正
前幾天,我到南部一家小店吃麵,看到牆上掛著一塊顯眼的牌子寫著:「請留意您的機車是否被拖吊,謝謝 !」再抬頭一看,四個LCD螢幕併在一起,分別呈現店外路口四個角度的監視畫面。因為很多人把車停在附近進來吃麵,為了避免客人吃完麵後出去,突然發現「車子不見了 !」老闆貼心地架了好幾台監視器,讓顧客隨時注意他們的交通工具。
這就是台灣式「體貼」的展現。要是外國觀光客看了一定很吃驚,一個小店家也能主動做到這種地步,而且不求回報。我觀察到,台味服務的特質有三點:分別是沙必思精神,(免費附加服務之意)、不論產品價格的極致客製化,以及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創新力。比起過度追求SOP〈標準作業流程〉,更要從表面的「制度化」進入深層的「知識化」。
名人觀察
台灣用心 世界刮目相看!
吳若權(作家、主持人):
台灣味的服務,魅力遠超過制式SOP,我把它稱之為:Smiling Owned Preformance—用微笑贏得績效。
徐重仁(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能以「讀心術」般的能力,觀察到何謂「好服務」……台灣服務業會因大家的用心,讓世界刮目相看!
羅榮岳(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阿瘦實業董事長):
只靠表面功夫,已經無法再贏得顧客心……當競爭版圖放大到全球時,「台味服務」立刻成了差異化的利基。
功課
善性循環
●服務魅力遠超過制式SOP,用微笑贏得績效。
●相較於美式的「幽默」與日式的「禮貌」,台灣人服務有一種富含人情味的「可愛」。
●服務是與人接軌的能力,想出類拔萃,絕對跟它脫離不了關係。
●服務讓人學習處理問題,讓事情有個正確次序,訓練好的回應。
●服務業的優勢在於願意傾聽顧客聲音,為消費者客製化。
●知識化與品牌精神扣連,才能讓第一線的服務人員仍有自主決策的空間,依據客人的當下需求判斷跟反應,保有服務的彈性和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