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災食品解禁 如何保證安全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學者) |2016.11.16
772觀看次
字級

文/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學者)

蔡英文總統一再強調,新政府要幫民眾解決問題,然而處理放寬日本核災區食品,卻背道而馳,不能盡快修正,勢將爆發更大衝突,累積更大民怨,耗損更多社會資源,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外界質疑的是,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發生至今不過五年多,核災影響是不是在這麼短時間內消失,民眾存疑慮。

立法委員原本希望先召開十場公聽會,聽取民意再審。行政院竟然趕在三天內辦完十場公聽會,時間、地點決定倉促,公聽會名稱為「日本食品輸台」,明顯投機取巧,爆發激烈衝突,草率收場。

事關民生,政府為何不透過電視媒體,向大眾政策說明,幫人民解惑,並讓媒體、公民團體發問,展現施政信心與誠意,而不是以傲慢之姿,硬要民眾接受,這違背蔡總統最會溝通的政府承諾。

台灣並沒有進口災區食品的急迫性,民進黨為何急著開放,是否與宋楚瑜赴祕魯APEC領袖高峰會,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雙邊會談有關?政府是否對核災地區食品開放有所承諾?

政府官員口口聲聲會做好把關,不會讓災區汙染食品進入台灣,民眾要問的是,進口龐大數量日本食品,以境外檢驗人力不到七十人情況下,政府如何保證逐批檢驗嚴格把關?

小英全政府執政不到半年,台灣民怨四起,菜價處理無方,讓許多民眾失望,若一意孤行,讓政治凌駕食安,與人民距離愈來愈遠,接下來民調,會更難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