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印記 傾聽 大自然的樂章──南大生態保育社

文/許愷容 |2016.11.11
1224觀看次
字級
圖/南大生態保育社
圖/南大生態保育社
圖/南大生態保育社
圖/南大生態保育社
圖/南大生態保育社
圖/南大生態保育社

文/許愷容 圖/南大生態保育社

提到位處府城歷史悠久的台南大學,又提到該校的「生態保育社」,不少人的腦海可能會聯想到黑面琵鷺等瀕臨絕種的生物吧!黑面琵鷺是全球瀕危鳥種,受到政府、大眾的重視與認同,而造型可愛獨特的牠,的確深具魅力,利於廣告行銷,於是造成「黑面琵鷺」幾乎與「生態保育」畫上等號。若要作為南大的吉祥物、生態保育社的標誌,牠絕對夠格!只是生態保育所要關懷的動物,難道就非牠莫屬嗎?現任社長柏安不禁發抒質疑。

南大生態保育社,前身為環境資源研習社,成立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光景。說到舉辦過的活動,可以說是族繁不勝枚舉,我們特別從中挑選兩項別具意義的活動,以饗讀者:第一個是「壽山獼猴團」。台灣獼猴是寶島獨有的保育類動物,別的國家看不到。只可惜社會大眾對牠的關注遠遠不及流浪動物,甚至報章雜誌往往僅就其搶奪食物、侵擾宿舍等負面議題報導,鮮少提到牠們的可愛之處。

透過長期在柴山觀察獼猴生態、現為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生林美吟實地解說,學員們才得以用近距離觀察的方式,認識牠們的習性及棲息環境,破除刻板印象;藉由深入了解牠們所面臨的毒殺、棲地破碎化等困境,進一步思考如何關懷、協助牠們。

第二個活動是由台灣蝙蝠學會徐昭隆老師所帶領:蝙蝠觀察與蝙蝠屋建置的活動。透過此項活動,不僅可以在自然環境與大家構建蝙蝠小屋,觀察生態習性、個體行為與生長歷程,更可吸收到如何在過度開發的都市裡,為動物們保留棲地的經驗與知識。

本學期的社團活動,主軸將不只是侷限在少數生物類群。有認識海鮮的魚市直擊、與台南鳥會合作的救傷志工訓練,並邀請到中興大學著名的食蛇龜保育團隊,以動物保育形象營造與行銷為題開講,活動內容更加多元、豐富。

柏安帶領著許多社員學習、成長,他表示:「期許自己能夠引導參與活動的學員,了解保育的核心價值與重要性,並建立起對環境的使命感,而不僅僅只是偏好某類型的動物,抑或單純地喜愛遊山玩水,這才是社團成立的核心意義。」講到這裡,大家是不是也感受到了社長的熊熊熱血呢?心動不如行動,在此提供入社的資訊:除了在社團博覽會、期初大會等迎新活動填表申請外,在每次活動課程都能向工作人員報名。

此外,在Facebook社團「ECC國立台南大學生態保育社」也能找到公關長帳號「王士淳」,並可詢問每次活動的詳細資訊及行前須知。如欲培養與環境共存榮的責任心,傾聽大自然美妙的笙簫,南大生態保育社歡迎您的加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