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了櫻桃 綠了芭蕉

文/林少雯 |2016.11.07
3383觀看次
字級
圖/豐子愷
圖/豐子愷從二○一○年以來,每隔半年,我都會趁到杭州寫作之便,專程到到上海去探望豐子愷先生的女公子豐一吟阿姨。豐阿姨是位慈藹的老人家,見到她的人,跟她說著話,聽到她的聲音,看到她那如孩童般可愛的的笑容,心中總會有一股暖流淌過。

文/林少雯 圖/豐子愷

從二○一○年以來,每隔半年,我都會趁到杭州寫作之便,專程到到上海去探望豐子愷先生的女公子豐一吟阿姨。

豐阿姨是位慈藹的老人家,見到她的人,跟她說著話,聽到她的聲音,看到她那如孩童般可愛的的笑容,心中總會有一股暖流淌過。這股暖流來自於豐阿姨遺傳了豐子愷先生那溫柔敦厚和忠厚傳家的文字魅力和繪畫風格。所以見到豐阿姨,宛如見到豐子愷先生那溫煦和如沐春風的文字和漫畫,心中自然生起孺慕之情。

去年春天,在豐阿姨的客廳裡,喝著她從家鄉浙江桐鄉帶來的菊花茶。在氤氳的水氣和菊花的清香中,我提起在子愷先生的的漫畫裡,有一幅〈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我很喜歡。

豐阿姨聽我這麼一說,開心的笑起來,她老人家說了一個很豐子愷式的童話故事給我聽。

這故事,讓豐阿姨回憶起童年。她的嘴角揚起幸福的笑容,好似回到他們在桐鄉的故居「緣緣堂」。

抗日戰爭前幾年,子愷先生全家住在「緣緣堂」,那是他創作力最豐盛,作品也最多的年代。「緣緣堂」是豐子愷先生自己設計建造的房子,座落於典型的江南水鄉,門前彎彎的拱橋下,有一條輕輕淺淺的水潺潺流過。

江南人家的院子裡,喜歡種上一株櫻桃,並植上幾株芭蕉。在豐子愷的漫畫裡,常見的一幅景象,就是院子裡的櫻花開了,芭蕉也長得高出院牆,又長又大的幾片芭蕉葉,垂到白色粉牆外。打牆外經過,就能見到牆裡頭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還是小孩子的豐阿姨,很羨慕別人家院子裡的櫻花開過之後,不久就會結出紅紅亮亮的櫻桃。因為他們家的櫻桃,一年一年過去,都沒見結出果實來,讓她非常失望,難免跟父親抱怨。

作為父親的豐子愷先生,除了是一位知名的散文大家和漫畫大師,更是一位兒童的知己和兒童文學的創作者。他的生活也是很童話的,他認為孩子自然又天真無邪的,經常給他許多啟發。他說孩子「是創造者,能賦給生命於一切的事物。他們是『藝術』國土的主人。唉,我要從他學習!」

兒童的赤子之心,是子愷先生文學和藝術創作重要的靈感來源。豐一吟在《豐子愷兒童畫集》的序中也說過:「人們一提起豐子愷,首先想到他是漫畫家,而且不少人對他的兒童漫畫情有獨鍾。這不是偶然的,父親熱愛兒童,陶醉於兒童的率真。」

當豐子愷聽到女兒埋怨院子裡的櫻桃總不結果,他體會到孩子盼望著櫻桃樹能結果子的心情和希望,於是他揮了一下童話故事中能點石成金的的魔法棒。

那是櫻桃成熟的春日午後,小小的豐一吟放學回到家,走進院子,竟然驚喜的見到櫻桃樹結了滿樹的果子,紅豔豔,亮閃閃,怎麼可能呢?早上出門去上學時,櫻桃樹的枝椏上,只有綠葉,沒有半顆櫻桃果子,怎麼這半天工夫,就結了滿樹櫻桃?

豐一吟以為自己看花了眼,趕緊趨前去查看,用手去摸一摸,真的是櫻桃耶!但是再仔細定睛看去,這些櫻桃都不是樹上長的,是掛上去的。原來是爸爸的傑作,去市場買回來櫻桃,一串串掛到樹上去,滿足了孩子的希望。

豐子愷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溫暖又溫柔深情的人。他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自己也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我喜歡這幅〈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單幅漫畫,畫裡傳遞了春天過渡到夏天的信息,春暖花開又一年,櫻花開過結紅果,春去夏又到,芭蕉樹張著大片葉子,也結出串串芭蕉果,綠滿一院子。所以豐子愷先生這幅畫,也透著時光荏苒,日月如梭,流光容易把人拋。除了提醒人們光陰似箭之外,也隱含著要人們珍惜流年。

豐子愷是受中華傳統文化薰陶和受西方思想洗禮的五四時代的作家和畫家,他創作的漫畫是文人畫,他喜歡引用古詩古詞中的句子,結合他所觀察到的人們的日常生活,畫出其意境。這幅〈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原文出自《全宋詞》中的〈一剪梅.舟過吳江〉,作者為蔣捷,全文為: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帘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讀了這闋詞,對豐子愷先生擷取「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詞句來作畫,就能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