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使命副校長)
催眠治療與前世療法的實際案例(續)
當凱瑟琳這些幼年時的心理創傷,從意識的深層歷歷如生地浮出抬面,她開始難過地啜泣。魏斯醫師感覺到他們找對了門路,並且確信她的症狀從此會迅速地復原。在引導她甦醒後,他們討論了她對於父親的回憶,她現在比較明白自己和父親的關係了,也明白了他對她的一些反應和疏遠,以及自己對他的恐懼感。
在揭開她痛苦又被壓抑的回憶過程中,醫師完全忽略了她的古埃及文物知識和童年經驗之間的可能關聯性。但是,記起一些可怕的事件可以使她更瞭解自己的過去,因此,醫師相信她的症狀接下來會大有進步。
然而,一星期之後凱瑟琳告訴醫師,她的症狀和以前一樣嚴重,一點都沒有改進!他非常驚訝,無法理解是什麼地方出了差錯。難道問題的根源是發生在三歲以前的事?他們已找出她怕水、怕黑、怕嗆到的原因及理由,而且非常充足。但是,為什麼在她清醒的時候,那種穿透性的恐懼與症狀,以及無法控制的焦慮,還時時困擾著她?她的夢魘和從前一樣地擾人。
魏斯醫師決定引導凱瑟琳更深一層地回憶她的過去。慢慢地,醫師將她帶回到兩歲的時候,但是沒有任何重大的事情發生。醫師堅定而清楚地指示她:「回到你症狀開始的那個時間。」然而醫師對接下來發生的事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凱瑟琳說道:「我看到白色的階梯向上通往一棟建築,一棟有柱子的巨大白色建築,前面開放而沒有門廊。我穿著一件長袍……一種質地粗糙的寬大袍子。我的頭髮結成辮子,是長長的金髮。」
醫師困惑了,不能確定發生了什麼事,就問她當時是幾歲,她叫什麼名字。她回答道:「我叫阿朗達(Aronda)……十八歲。我看到建築物前有一個市場,有許多籃子……每個人都把籃子架在肩膀上。我們住在山谷裡……沒有水。時間是公元前一八六三年。這附近土地荒蕪、炎熱、多沙。有一口井,但沒有河,水是從山上來的。」
當她描述了更多地形等相關細節後,醫師要她再往下推進幾年,然後把所看到的告訴他。她說道:「一條石子路旁有很多樹木。我看到煮東西的火。我的頭髮是金色的,穿著一件長而粗大的棕色袍子和涼鞋。我二十五歲,有一個女兒叫克莉斯塔(Cleastra)……她是瑞秋(Rachel),天氣好熱。」﹝註:瑞秋是凱瑟琳今生的侄女,她們關係非常親近。﹞
醫師驚嚇到了,腸胃打結,覺得房間冷了起來。她在催眠中所敘述的一切,聽起來都很肯定,毫不遲疑。名字、日期、衣著、樹木等等——都如此生動鮮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她那時的女兒怎麼又是現在的侄女?醫師更加困惑了。他看診過上千個病人,也做過許多次催眠治療,卻從未遇到過這麼奇幻的事——即使在夢中也 不曾有過。
接著,醫師指引她往下回溯到她死亡的時刻,其實他並不清楚要如何引導一位處在這樣的幻想(或記憶)中的人,他只是盡力搜尋造成病患恐懼的心理原因,而接近死亡時刻的一些事件,可能是特別會造成心理創傷的。顯然有場洪水或海嘯襲擊了她們的村子。
然後,她說到:「大浪沖倒了樹木,沒有地方跑,好冷,水裡好冷。我必須救我的寶寶,可是辦不到……就是要緊緊抱住她。我淹沒在水裡了,嗆到了。我不能呼吸,不能吞嚥……鹹鹹的水,把寶寶從我的手臂中拽走了。」凱瑟琳喘著氣,呼吸困難。突然間她全身放鬆了,呼吸變得深沉平緩。「我看到雲……寶寶在我身邊,還有其他村裡的人……我還看到我哥哥。」
她安息了,這一世結束了。她仍然在催眠狀態下。醫師震驚了!前世?輪迴?
醫師的臨床經驗告訴他自己,凱瑟琳並不是在幻想、或杜撰故事,她的思想、表情、對細微末節的注意,和她清醒時的人完全不同。所有關於心理治療診斷的理論在他的腦海裡閃過,但是她的精神狀態和人格結構都不能合理解釋催眠中所顯現的這些事物。
精神分裂症?不,她從來沒有認知或思維錯亂的跡象,也從來沒有任何幻聽或幻覺等症狀。她不是那種喜歡幻想、脫離現實的人;她也沒有多重或分裂人格,只有一個凱瑟琳,她也完全清楚這一點。她並沒有反社會傾向,也不是演員,她沒有服用藥物或吃迷幻藥,酒也喝的很少。她並沒有任何心理或精神上的疾病可以解釋剛才催眠時那些生動的直接經驗。(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