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為了挽救慢慢消逝的閱讀人口,大陸的書店從「體驗感」入手。日前,天津一家親子書店開幕,立即吸引眾人眼球,因為業主將面積四百多平方公尺的書店打造成一座森林。這座森林中有一萬多冊書籍,百分之八十都是童書。書店分上下兩層,一樓適合六至十二歲孩子;二樓適合二至六歲幼童,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樹屋、樹洞、鞦韆等地方閱讀,家長也可以放下手機與孩子共讀,享受不一樣的體驗。
像這樣強調「體驗式」的書店在中國大陸各地興起,尤其今年六月大陸中宣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實體書店的未來發展描繪出一幅藍圖,使得重要的書業品牌分店在各地相繼出現,其中不乏以「體驗感」為核心理念。
未來書店成功要素
陸媒報導,在讀書氛圍最濃厚的上海,這個現象清晰可見。像是徐匯區美羅城大眾書局的電影主題文化長廊;青浦區朱家角提供圖書訂製的上海三聯書店;虹口區浦江邊以人物傳記為特色的建投書局。被封為「上海最美書店」的鍾書閣也陸續開設分店,無論是杭州店或揚州店都引起話題。
鍾書閣掌門人金浩對外表示,「都說杭州美如天堂,那天堂是什麼樣子呢?博爾赫斯曾說,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我想,鍾書閣杭州店就應該是讀書人的天堂。我的目標是開出一家和西湖一樣美的書店。」這家杭州店開在濱江區星光大道,書店內有森林閱讀區、天花板鏡面、極具童話色彩的兒童館。
至於揚州是知名的「運河城」,為了與揚州的運河文化相稱,鍾書閣揚州店的設計特別融入「橋梁」元素,其中,閱讀休息區用拱橋與河流的創意,利用各種拱形連接各個區域,加上溫和的燈光,營造出橋下波光粼粼的感覺。兒童繪本館的書架則被做成可拆解移動的玩具形式,牆上書架底部還能分離出來,當做看書台。陸媒報導,整個書店融入揚州街景,需要場地活動時,還可以合成一座城市的街景圖案。
「閱讀是一件能夠改變生活狀態的事,」上海鍾書實業有限公司連鎖部總經理賈岸明說:「向『未來書店』發展的話,著重點還是要放在『體驗感』上,讓讀者獲得閱讀的喜悅。」出版同業人士則說,成功營運的書店已不是單純的賣書,書店變身為閱讀學習、展示交流、聚會休閒、創意生活等功能於一體的復合式文化場所,更注重顧客體驗、推崇個性化發展。
而除了「體驗感」,書店對書的「專業」篩選也是「未來書店」成功的重要一環,北京大學現代出版研究所所長蕭東發說,未來書店的發展趨勢將是專業化、特色化、小眾化,受到特定讀者群歡迎的學術書店、古籍書店等專業書店將逐漸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