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中原(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
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演說時表示,為重新定位台灣在亞太地區的角色,並尋找新的成長動能,政府會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台灣和中國大陸在區域發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願意在區域基礎建設及多邊經貿合作方面,和對岸進行協商,攜手合作,共同樹立歷史里程碑。
台灣與中國大陸除了「經貿」領域合作外,未來更可以在「亞太安全」議題聯手,共同為區域安全做出貢獻。蔡英文總統可主動提出並呼籲北京高層,即台灣與中國大陸應跳脫「兩岸軍事對峙」的台海層次,將雙方的軍事責任,朝向「共同維護區域安全」的全球格局發展,如此「兩岸政府」才能受到國際社會肯定,並對亞太安全和平立下典範。
長期以來,兩岸「軍事對峙」,一度造成台海軍事緊張,因而影響到亞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前總統陳水扁因執意推出「正名制憲」、「入聯公投」等台灣獨立運動,導致當時兩岸關係,十分惡劣,因此台灣海峽猶如朝鮮半島一般,有「亞洲火藥庫」之稱,隨時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二○○八年國民黨政府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表面看似發展良好,但雙方的軍事深層問題,中共對台的軍事敵意,並未真正解決。此可由二○一四年八月中共軍機兩次侵入我國際領空、二○一五年三月,中共在台灣海峽中線西側強行啟用M503新航線,及二○一五年七月,中央電視台播放人民解放軍以總統府建築物為模擬攻擊目標的軍演畫面等事件可證明。
美國國防部多次公布的《中國軍力報告》內容顯示,近年來中共軍事迅速發展結果,早已超出應付台灣問題所需。因此全球大國如美國,就希望中國大陸能扮演「負責任大國」的角色,期待中共軍隊能在「非戰爭行動」,例如負責執行國際維和、反海盜、災難救援、人道主義救助等任務中,做出國際貢獻。
蔡英文在五二○就任總統演說向全球表達,未來新政府會承擔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台灣會做一個「和平的堅定維護者」,也會善用自己的實力和籌碼,積極參與區域事務。
蔡總統的公開談話,說明了台灣的國際角色與中國大陸的地位一樣,也能在亞太安全問題上扮演「建設性角色」,蔡總統已宣示未來會推動太平島成為國際人道救援中心及運補基地。
蔡英文總統領導的民進黨政府,重新定位台灣在亞太地區的角色,以及希望與中國大陸在區域合作的想法,值得國際社會肯定及中國大陸領導人思考。
除了經貿合作外,兩岸未來若能擺脫軍事對抗的局面,共同負擔起「亞太安全維護」的責任,相信不只能創造「雙贏」,也能讓兩岸政府在全球性安全議題上,做出重大的國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