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紀湘湘(台北市/自由業)
高雄市府啟用「性別友善廁所」,打破性別二分法,改以小便斗、蹲式、坐式、親子及無障礙廁所,解決男女配置及女性如廁排隊等問題,尊重社會多元性別。
友善廁所設行動不便者扶手、緊急服務鈴、嬰兒換尿布台及集哺乳室、桌角防撞,確保安全。
性別平等及友善對待,是世界及全民共同認知,不只職業、工作及言語上應一視同仁,實際生活需求更都應落實,公共廁所最貼近生活,民眾感受最大。
每次出遊,各景點或公共廁所,常看到女性如廁大排長龍現象,相較於男廁空蕩,男女廁配置比例嚴重差異,有違「性別平等」原則,此議題討論多年,可是管理機關動作仍然慢半拍。
「性別友善廁所」可解決配置不均問題,又有多元化設施服務,政府應就高雄市已實施部門,調查民眾使用情形、滿意度及優缺點。
如果成效斐然,應鼓勵所有公民營機關,加速改造,讓性別平等不再只是口號。
紀湘湘(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