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國中學生徐宗懋在《人間福報》撰文《台灣數學教育的基本問題》,激起有關數學教育的思考。由於我是文章中的當事人之一,特撰文回應如下。
世界上沒有那一種數學教育理論,適合所有學生的學習。目前台大葉丙成教授推出翻轉教學法很有想法,蔚然成風,搶盡鏡頭,我倒很想看看目前中小學的數學科教學如何翻轉。
大約二十年前提出的建構式數學,在大部分小學教師盲從權威的教育氛圍下,造成一世代數學能力低落的災難。
數學教育的基本核心,在抽象邏輯的徹底理解與創意應用,培養學生觀察規律、演算、抽象、推論與溝通的能力,以達到學生運用數學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民國五十四年引進SMSG高中課程,我有幸恭逢其會,念高一時,當第一批試驗品。高一第一冊集合邏輯函數就整死一大票同學,接著空間幾何的近乎吹毛求疵的嚴密證明要求,也整死一票老師。
高三下學期數學系大四才念的近世代數「群環體」課程,更是師生俱亡。當時這套教材完全符合數學的核心價值,訓練出來的人才,引發美國國力大爆發,五十七年登陸月球超越蘇聯,一、二十年後在國內也引發高科技的發展,躍登亞洲四小龍之首。
我小學時為參加民國五十一年初中聯考(只考國語與數學),瘋狂寫參考書加上晚上補習寫測驗卷的日子。測驗卷是補品還是毒藥?我的心得是:好的測驗卷搭配對的教師是補品,壞的測驗卷搭配任何教師都是毒藥。
當年國中國小生淹沒於測驗卷紙海,此乃時代背景的產物,肇因當時聯考試題尚處於「背多分」的年代,升學競爭激烈,測驗卷當然禁絕不了。
我任教國中時,升學班學生天天考試,每天五六科大小考,我不得不也加入這個「犯罪集團」,要不然學生哪會撥出時間念數學。
考試次數的氾濫,應是測驗卷的取得方便,叫學生出錢就有,老師伸手就有。
八十四年開始教改,開放教科書的編輯,也開放各個學校各科的選書自主權。知名書局紛紛投入教科書的殺戮戰場。
後來微軟俗閣大碗的word的編輯功能,不斷精進到專業的境界,各書局開始採用word來編輯,為爭取市場加送客戶光碟片,內含課本電子檔,歷屆聯考題,各校月考題,外加每個學生免費送一本參考書及每個班級一套測驗卷,我很懷疑他們的利潤在哪裡,感覺都是在拚面子。
更迷人的是送教師一套包羅萬題的題庫電子檔,附有自動選題編輯測驗卷的功能,幾分鐘就能輸出一份測驗卷,現代的老師太幸福了,惟我對這種試卷評價很低,從沒想過「幸福一下」。
黃威勝(高雄/退休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