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博士當律師 基礎科學出路廣

 |2016.10.17
234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很多家長有刻板印象,以為讀物理、化學、數學,不當老師或做研究,出路就受限,不鼓勵孩子讀基礎科學,即使在國際奧林匹亞賽奪牌的資優生,有的也會改選看似較有前途的電機、醫學系。

不過,學者專家提醒,基礎科學的出路,遠比大家想像的廣,例如有物理博士任職律師事務所,協助打專利權官司,收入超高;數位加密、臉部及指紋辨識,則用到高深數學;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尤其喜歡基礎科學扎實的研發人才。

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說,時代不斷改變,對於不同科系出路的看法,也要跟著改變。例如當紅的大數據,電腦科學、財金、數學或統計這三大類人才跟著炙手可熱;數學系學生若專攻精算師,收入更高。

電機、數位產業也需要數學高手。吳志揚分析,數學主要處理數字和圖像(幾何),在數位時代,3C產品的影像,都要數碼化,形和數已融為一體;要防止駭客入侵的數位加密技術,更需要高深數學;逐漸發展成熟的臉部及指紋辨識,要比對圖形,也用到數學技術。數學系的大考錄取分數,一向低於電機、資工、材料等系,吳志揚有次回母校台大數學系演講,告訴學弟妹說!:「對數學系而言,偉大的時代已來臨了!」

台師大物理系教授賈至達指出,國內物理相關系所約三十幾個,但畢業生當物理學者不到十分之一,多數分散到各行各業。

例如他有個學生拿到哈佛物理博士,卻到專打國際專利權訴訟的律師事務所工作,因為像宏達電、蘋果等手機大廠常互告侵權,要仰賴基礎科學人才找出問題。

賈至達說,物理學的特色,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建立模型、解析問題,例如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想盡辦法提高晶圓片的良率,因此聘請了很多物理高手當研發人才。

至於化學系,出路更廣。台師大理學院長、化學系教授陳焜銘說,化工、製藥、食品堪稱全球最大產業,化學系畢業生很容易在這些產業找到工作;其他像半導體、生醫產業,也很需要化學人才,如今年諾貝爾化學獎三名得主研究的「分子機器」,將來就很可能用於尖端的微創醫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