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經典舞作《流浪者之歌》,將於淡水雲門劇場連演四場後暫時封箱,林懷民(右)特別感謝飾演「僧人」的王榮裕,他為了這個角色,從翩翩少年佇立到兩鬢斑白,一站二十二年。圖/陳柏亨
王榮裕二十二年前在《流浪者之歌》中扮演僧人,四百五十公斤的稻穀傾瀉在頭上的劇照。
圖/雲門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雲門舞集經典舞作《流浪者之歌》於二十二年前首演即轟動,雲門藝術總監林懷民昨日宣布,不捨五十幾歲的王榮裕還得為舞作,在台上站立達七十分鐘,《流浪者之歌》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於淡水雲門劇場演出四場後暫時封箱。
八○年代末期,林懷民邀請優劇場(現為優人神鼓)為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學生教授「竹枝舞」,在人群中瞥見王榮裕的背影。一九九四年編作《流浪者之歌》時,直覺當年看到的背影主人,應該就是舞作裡的僧人。
王榮裕在舞台上化身佛陀隨侍弟子阿難一角,關於角色,林懷民給他的提示只有一個字—「空」,早已吃素、打坐的王榮裕,接演《流浪者之歌》時心想「原來這一切都為演出做準備」。為了飾演僧人,他開演前三小時會先在劇場角落打坐,他形容,每場演出都宛如修行,和雲門出國巡演就像在打禪七。
王榮裕記得第一次演出時,當四百五十公斤的稻穀傾瀉在頭上,尖銳的稻穀刺破了他的頭,流出鮮血。之後,他會在剃光髮的頭頂、鼻尖抹一層薄薄的樹脂防護,回到後台後得加緊包紮,最後才會回到台上接受歡呼。
林懷民表示,《流浪者之歌》已在全球七十三大城演出二百一十九場,他最感謝飾演「僧人」的王榮裕,為了這個角色,自始至終站立七十分鐘,從翩翩少年佇立到兩鬢斑白,一站二十二年,如今《流浪者之歌》將暫時封箱,王榮裕笑說「全世界唯一看不到這齣經典演出的人,大概就是我吧!」
王榮裕認為自己與這齣舞作一起成長,「我以前不相信人生有真善美,是這支舞讓我感受到至善至真至美,我創作因此也一直在追求這狀態,這影響我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