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屬在意的是被尊重的過程。圖/小許
身為主管的你,心中是不是經常怒吼,「這問題不是稍微動腦想一下就會了嗎?」「又來了!隨隨便便就把辭職掛在嘴邊?」「辦事能力這麼差,當年我還是新人時手腳可非常俐落呢!」「剛剛不是說聽懂了嗎,怎麼又犯這種莫名其妙的錯?」
企業團隊建構顧問山川博史認為,傳統教科書裡教的管理學,反而會讓部屬不願意跟你交心。現代主管得打破框架:有時得偏心、有時得朝令夕改,甚至眼睜睜看員工被客戶狠狠修理,部屬反而更挺你。
●主管能力譽愈強,部屬離你愈遠!對工作太過投入、自以為是為大家著想,反而卻變成以「自己」出發 ,完全忽略團隊。
●要求部屬提意見,這種會議保證沒結論。想要大家自由發揮?他們當然天馬行空、脫稿演出,沒幫會議預設框架,當然得不到建設性意見,更讓自己背上浪費時間的罪名。
●還在拿自己的過去衡量眼前的部屬?就會陷入「回憶最美麗、自己最耀眼」的思考陷阱,部屬當然怎麼教,怎麼笨!
●部屬找你商談!不代表他想跟你談心,要注意淚眼汪汪的部屬可能挖坑給你跳,想磨平人際摩擦,直接找雙方在優雅的咖啡廳面對面,他們自然真情流露。
●就算朝令夕改,其實不會被部屬譏為任性主管.如果已知決策錯誤,主管還讓部屬執行,反而會引發更大反彈,有目的的朝令夕改,並告知部屬你翻案的理由,而非片面決定。因為部屬在意的是被尊重的過程。
●部屬得罪客戶,不用去擋,你就讓他被客戶罵.你的教導常被部屬當成叨唸或偏見?不如讓他犯錯時,被怒氣沖沖的客戶責備,這種第三管道的溝通,會讓部屬更容易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
●只要是人,就一定會「無意識」的關愛特定部屬,那就利用無可避免的人性,有意識的稱讚和關心較內向的部屬。偏心,就會變成一視同仁的最佳 手段。
●積極主動的部屬是教出來的、不是運氣好碰到的,遇到很難帶的部屬,別跟他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