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清大團隊研發的硼中子捕獲治療,結合標靶治療和放射治療的優點,相較於用放射治療癌症需三十次以上,硼中子捕獲治療只需二次,治療方式更友善。頭頸癌已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肝癌臨床試驗最快半年後可展開。
清華大學教授周鳳英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全球首創以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研發肝癌新療程,團隊成員、清大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核能師劉鴻鳴表示,癌症治療仍有侷限,如手術有時會碰到難以切除的狀況,化療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放射性治療在癌細胞擴散時就難進行。
劉鴻鳴指出,將含硼藥物注射到身體後,硼中子會累積在癌細胞聚集處,相較放射性治療,含硼藥物不具毒性,不會傷害正常細胞,再用反應爐的中子束照射三十分,產生的高能量粒子就能殺死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