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字箋

文/呂慧齡 |2016.10.02
1592觀看次
字級
已不復記憶,當時是甚麼樣的動機,在成堆待丟棄的物品中,拾取這張不起眼的字箋。隨著求學、工作、結婚,它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書桌,陪伴我一路成長。不變的是,它總是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每天瞄一會兒,已是一種習慣。圖/呂慧齡

文與圖/呂慧齡

已不復記憶,當時是甚麼樣的動機,在成堆待丟棄的物品中,拾取這張不起眼的字箋。隨著求學、工作、結婚,它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書桌,陪伴我一路成長。不變的是,它總是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每天瞄一會兒,已是一種習慣。

一張不到八公分見方的小紙張,寫下工整的警言醒語。想好好保護它,但仍無法阻止歲月流逝所沾染的痕跡。紙張泛黃,字跡略顯模糊,但父親的筆跡,就在這麼被保留,至今剛好滿四十年。

回憶四十年前父親往生不久,全家只有我一個人看到父親。帶領我獨自玩樂整天後要我自行回去,不捨的當下,父親已在遠處的山頭。從此,父親不再入夢。偶而還暗忖著,是否我留有父親的生命軌跡,讓我在四姐弟當中,享有多一分的父愛。

其實,當時我們對父親的往生並沒有多大感傷,或許父親恨鐵不成鋼的嚴格教育方式與對我們的掌控瞬間消失,他的離去似乎是我們的解脫。影響最大的是母親,承受強大的經濟壓力,不憚劬勞的委身幫傭,只為達成亡夫的交付:只要兒女能讀,妳拚了命也要讓他們讀到大學。因此,母親對我們的愛,深藏在她那雙手破綻龜裂的細縫中。

父親因家境困頓無法升學,努力不懈的自修成為電機工程師,希望子女克紹箕裘,彌補缺少學歷文憑的遺憾。猶記親友恭賀姐姐考上醫學院時,卻得到父親響亮的一巴掌,只因違逆父意。熱愛生物科學的我,在升高二時,偷偷地選讀醫學組別,正想像著日後放榜的遭遇:臉頰灼熱脹痛,父親卻因胰臟癌,短短兩個月的病程,撒手人寰。十多年後,當弟弟完成美國電機博士學位時,仰望蒼穹感嘆:爸爸!您看到了嗎?

身為人母後,明白「愛之深,責之切」,更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對兒女的教育是支持不是支配,是關心鼓勵,不是質問斥喝。讀誦《父母恩重難報經》,其中的經文「母命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正時刻提醒我不忘父親的提攜與諄諄告誡。的確,承襲著父親剛正不阿又力求完美盡善的處世原則,讓我的人生旅途獲益良多。

縱使情緣可割捨,血源卻無法截斷,「誠心孝養當及時,莫待親亡空心悲」一語,總教我思索如何酬報椿萱養兒育女的深恩。親近道場後,方知還有累劫累世的父母,我只有不斷地誦經、持咒、超薦、做功德回向,期望他們也能聽經聞法、往生善道、求生淨土,不再受輪迴之苦。

每次讀誦《法句經》:「有子有財,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憂子財?」就會想到父親擔煩帶慮的嚴厲管教,終究不敵生命的無常,無法做主了。因此,也讓我學著看淡、捨得許多的人事物。

仍舊每天珍惜著看一眼字箋,或許在我百年之後,這張字箋的命運還是在待丟棄的雜物中,沒有人會在意,我也只能放下,隨它去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