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用油3原則 正確控制體脂肪 陳玲芳 |2016.09.03 語音朗讀 23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健康用油3原則 正確控制體脂肪 圖/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 陳欣湄醫師指出,油脂攝取不足,反而可能引起囤積體脂肪等健康問題。 圖/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 邱詩涵營養師表示,中鏈脂肪酸容易被人體吸收、代謝,不易囤積體脂肪。 圖/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 文/記者陳玲芳 三十五歲上班族林小姐,平時有自己料理的習慣,並且很重視自己的體脂肪率,去醫院做健康檢查時,發現體脂肪率超出標準值。她覺得自己是因為平時做料理時「油放太多」,除了忌口不吃油炸食品,也開始嘗試三餐都做「無油料理」。 奇怪的是,林小姐的「體脂肪率」反而上升到百分之四十,成為「肉肉女」,不但影響外在自信心,而且也開始覺得皮膚粗糙,有便祕的困擾。經詢問醫師意見,發現原來是每日的油脂攝取量不夠所引起。 於是,她聽從醫師建議,開始重視油脂的攝取,並控制每日至少吃三茶匙(一茶匙約五公克)食用油,且選擇含有「中鏈脂肪酸」的食用油,體脂肪率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八,皮膚粗糙及便祕問題,也都有改善。 食用油首選 含中鏈脂肪酸 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油脂攝取不足,確實會對身體造成許多影響,如容易有飢餓感,結果反而吃進更多其他能量來源,可能更容易造成體脂肪的囤積;另外,也會造成脂溶性維生素A、D、E、K攝取不足。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邱詩涵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健康成人每日可攝取三至七茶匙油脂,因此,應把握「健康三茶匙」原則,每日食用油攝取三茶匙,並注意飲食均衡。 除了總量控制之外,選擇含有對健康有益的脂肪酸組成之食用油,更是重要。每日油脂攝取至少三茶匙,方可滿足每日建議基本油脂攝取量,而選擇中鏈脂肪酸的食用油,則較不用擔心囤積體脂肪的風險。 此外,她也提醒,不妨購買小規格如一公升內的食用油,較能保持油品新鮮、安全。 油脂攝取不足 更易囤積體脂肪 參與「油脂攝取管理習慣」調查的陳欣湄醫師指出,從調查中發現,百分之六十四點二在料理時會放食用油,百分之三十五點八在料理時幾乎不放食用油的女性中,對食用油的攝取,存在著三大迷思。 第一個迷思為「無油最健康」。在料理時不放食用油的女性中,有三成八認為不攝取就能避免囤積體脂肪。 陳欣湄補充說明,因近年來健康、養生意識抬頭,進而發展出無油料理、清淡飲食等,刻意不攝取油脂,卻讓人更容易有飢餓感,反而吃進更多其他的能量來源,如澱粉、醣類等,「結果,更可能造成體脂肪的囤積。」 另外一大迷思是「少油也健康」。在料理時會使用食用油的女性,超過九成五認為應限制每日食用油攝取量,以幫助體脂管理,但其中卻有近六成女性,每日食用油的攝取「不足三茶匙」,似乎有「矯枉過正」的疑慮。 女性少油主要是因為擔心一旦油脂攝取過多,易引起囤積體脂肪、脂肪肝、新陳代謝症候群及高血壓等健康問題。 陳欣湄提醒,這樣反而易造成脂溶性維生素A、D、E、K攝取不足,因為人體如要吸收A、D、E、K 需靠油脂的幫助,缺乏時就易出現腸胃道老化、皮膚粗糙,更會影響到排便的順暢度。 最後一個迷思為「忽略營養均衡」。六成四的女性會在料理時用油,但多數女性用油觀念,還是停留在有油好料理、也比較香,所以其中只有一成七重視營養均衡,但卻誤以為「只要用油少」就均衡,這群女性超過一半用油竟不超過三茶匙。 陳欣湄說,門診發現,許多女性忌油炸食物、減少外食,以減少食用油攝取,看似健康,但在料理時也過度限制用油量,一不小心造成食用油攝取不足,反而可能囤積體脂肪或引起其他健康問題。 重量也重質 健康用油三原則 邱詩涵營養師呼籲,因油脂具有提供能量及隔絕保護作用,是維持體內能量正常代謝的營養素,與其「過度拒絕」不如「重視攝取總量」,她強調,只要把握「健康三茶匙」原則,就能兼顧均衡營養與基本健康。 邱詩涵說,除了「量」以外,另一個關鍵在「質」。她提醒,在油脂攝取管理上,選擇食用油品的標準,應以脂肪酸組成為首要重點,特別是選擇「中鏈脂肪酸」的食用油,因脂肪酸依長短不同,不同長度的脂肪酸,在體內經歷不同的處理過程,其中,中鏈脂肪酸分子較小,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代謝,不易囤積在皮下或內臟周圍,形成體脂肪。 總結以上調查結果,邱詩涵提出「健康用油三原則」:第一、「三茶匙」。每日油脂攝取至少三茶匙,滿足每日建議量,以達到每日六大營養素的均衡攝取;第二、「中鏈油」。因中鏈脂肪酸的分子結構比一般植物油的脂肪酸小,可經由肝臟分解並轉為能量代謝掉,在每日油脂均衡的攝取下,選擇中鏈脂肪酸的食用油,較不易形成體脂肪;第三、「小規格」。不妨購買小規格如一公升內的食用油,較能保持油品新鮮、安全。 食用油小常識 一般食用油脂所含的成分幾乎都是三酸甘油酯,由一分子的甘油結合三分子的脂肪酸所形成。脂肪酸有一個由數量不一的碳原子所連結形成的鏈狀骨架,依其碳鏈長短而有短鏈、中鏈、長鏈之分。 在這個鏈狀結構中,若含一個雙鏈者稱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兩個以上的雙鏈稱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不含雙鏈者稱「飽和脂肪酸」。例如大豆油、葵花油、芥花油等一般食用油裡的脂肪酸都比較長,也就是長鏈脂肪酸(LCT)。 雖然LCT中有身體不可缺少但卻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須脂肪酸,但當攝取了過多這類含LCT的油脂時,身體就會以「體脂肪」的方式將多餘的能量儲存下來。但若吃進去的是較短、稱為中鏈脂肪酸(MCT)的油脂,情況就不同,會有較不易囤積成體脂肪的效果。 MCT雖然存在於未精製的椰子油與棕櫚油中,但其所含「飽和脂肪酸」卻可能讓膽固醇增加,因此不宜多吃。消費者選購食用油,應先了解上述脂肪酸種類、各種油品的發煙點,看清成分表示,方能掌握安全健康的用油原則。 前一篇文章 別讓孩子蛀在起跑點上 下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 減碳生活,從減法飲食開始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照顧植物人 不忘做伸展操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