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蛀在起跑點上

文與圖/張草 |2016.08.27
2347觀看次
字級
別讓孩子蛀在起跑點上。圖/楊萬雲

眾人皆知,六歲換牙,於是當小孩蛀牙時就該拔掉嗎?牙醫師張草以實際案例釐清代代相傳的錯誤認知,讓你的孩子不因誤解而輸在成長的起跑點上。另外,他也教導父母幫孩子正確刷牙的方式,讓乳牙持久耐用,成為健康成長的助力。

一個媽媽帶著一個憂心忡忡的小男孩來,說她兒子牙痛。

當我們看到這種情景時,就知道:「挑戰來了!」

如果一個小孩會大步走向診療椅,從容的坐上去,我會很感激他的父母。因為他們培養了一位自信無畏的小孩,讓我可以好好治療他的問題,而他也能夠有一副可以好好使用的牙齒。

先克服看牙恐懼

但是,如果一個小孩是憂心忡忡的,那我就會擔心待會他能不能跟我配合好?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他的配合度絕對影響治療的效果。

小孩可能從來沒看過牙醫,卻會害怕牙醫,可能是因為大人常常用牙醫來嚇他(「不聽話就帶你去牙醫那裡拔牙!」),害我們變成「懲罰者」的角色。

或是大人言談之間提到牙醫時,負面的評語影響了小孩(「牙醫弄到我很痛!」「我很怕去找牙醫。」),等孩子真的需要見牙醫,你才跟他說「不用怕,不要怕」就沒有說服力了。

小孩之間的訊息交換也可能互相影響(「昨天媽媽帶我去看牙醫,很可怕哦……」),造成他們還沒見過牙醫,就心生恐懼了。

當然,也可能小孩之前真有過不好的經歷,比如說他之前牙痛,牙醫就二話不說拔了牙,那驚嚇的程度可是會留下深深的陰影,甚至影響那人一輩子,終其一生不敢找牙醫,任由牙齒蛀爛至盡。(真的見過很多這種人!)

所以,當一個媽媽帶著一個憂心忡忡的小男孩來,並且說她兒子牙痛時,我第一要處理的不是他的牙痛,而是他的心理。

蛀牙就得拔掉?

第二個要處理的是父母的牙科知識程度:他們對孩子們的牙齒究竟有什麼認識?

有時候,我先不讓小孩躺下,叫他站住張嘴給我看。(有些小孩連這樣都不肯張嘴)他張開了,呼!口無完齒,每顆都蛀得亂七八糟,像被鏹水潑過一般,而且最後面的臼齒像炸開了一個大洞,裡頭牙髓都露出來了,當然痛!

小男孩的媽媽一臉不在意說:「把它拔掉吧!」怪不得小男孩會害怕!

我對她笑笑:「他現在幾歲?」

「六歲,要換牙了。」很好,她知道六歲會換牙。

「妳知不知道這顆牙要等到十二歲才會換?他還得用六年。」

他媽媽的眉頭都揚起來了:「不是六歲就換牙的嗎?」

「六歲是開始換,每隔一段時間換一顆,大約十二歲才換完。」我平心靜氣的說,「一旦拔了這顆牙,他馬上就沒牙齒吃東西了。」

「不然怎樣?人家不是都拔掉的嗎?」

根管治療之必要

「不是,」我搖搖頭,「我們會做根管治療,把牙齒的神經拿走,讓牙齒保留下來,一直用到換掉為止。」

「就是抽神經是嗎?」

我個人對這些「民間名詞」挺感冒的,有人說「抽神經」,有人說「挑牙根」,都是粗俗且不能具體描述這個療程的名詞。有時我會叫人根據這錯誤的名詞想像一下,結果他們都被「抽」和「挑」這些字誤導了。

「根管治療,」我強調,「就是把牙齒裡面清理好,沒有了神經就不會痛了。」

「不用這樣麻煩啦,拔掉就好了啦!」我看到小男孩的眉頭緊皺了一下,心裡覺得他好可憐。

「對不起,我不拔。」我這麼一說,嚇了她一跳,「我不會去拔明明可以救的牙齒,我不能承擔它的後果。」

「以前的人不是拔了就算了嗎?」她好像有點軟化了。

「以前的人不懂,等到牙痛了才找牙醫,去找牙醫都要拔牙,這樣是不對的。」我說,「一旦這孩子的牙齒被拔掉,其他的牙齒就會全部都亂掉了。」

亂拔牙影響健康

我告訴她,每顆牙都有它該換的時間,如果提早拔了,現存的牙齒會歪倒向空位,將來先長出來的牙齒會占領掉空位,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她兒子的這顆牙!造成日後第二小臼齒嚴重傾斜。

見母親態度軟化,我轉頭問小男孩,畢竟他才是主角:「你的牙有沒有痛?」他點頭。

「咬東西會痛嗎?」點頭。

「不咬的話痛不痛?」搖頭。

「那你敢不敢去咬它?」搖頭。

我又轉頭告訴他媽媽:「他一咬就痛,所以沒辦法吃東西。」

「怪不得……」她略有所悟的說,「怪不得他都不愛吃東西,原來是牙齒不舒服。」

我擠了擠小男孩的手臂,薄薄的肌肉沒有彈性:「妳看,他沒吃東西,怎麼長大?他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孩子矮,而且很瘦。如果拔了牙,他一樣吃不到東西!」

「可是,牙齒不是遲早要換的嗎?」

「沒錯,遲早要換的,可是妳要他在這往後六年用什麼吃東西?怎麼長大?」

她沉默了。

她是一位母親,不會不理會孩子的健康的。

我兩手輕輕握著小男孩的肩膀:「叔叔不要拔你的牙,要幫你弄得它不痛,讓你可以吃東西,好不好?」他充滿期待的點點頭。

小男孩坐上診療椅了,我告訴他媽媽:「我處理一個給妳看,看看留下來好還是拔牙好?如果妳還是想拔的話,找別人拔去。」

小男孩的蛀牙可不只一顆,且前牙都是「奶瓶性蛀牙」,說明他從小喝奶後就沒清理,奶渣夾在牙齒和嘴唇之間,沿著奶渣附著的形狀蛀了一大片,像被硬生生剝掉了一層。

後牙的咬合面坑坑洞洞,像被小湯匙挖走了幾塊的雪糕,臼齒中間開了個大洞,露出鮮紅色的一團肉,如同一顆小蘑菇……「嘿!他不是第一次痛了!」

「對呀,他時常喊痛。」

「如果剛剛蛀到神經,不是這個樣子的,這是反覆發炎後長成的『肉芽』(pulp polyp),他不知道痛過幾次了,太可憐了!」

很多人從小就是這樣被家長對待的,由於家長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孩子牙痛也束手無策,就去找牙醫拔掉(其實那年代也沒多少真正的牙醫呢),然後這個「方法」就代代相傳,直到碰上我,被我制止為止。

快狠準降低疼痛

另一邊的臼齒只穿了一個小洞,洞中就是暴露的牙髓,我知道只要探針一下去,包管小孩跳起來大哭。

「麻醉藥。」我小聲對助理小姐說,她便靜悄悄去準備好針筒,擺在工具皿中。我也不多說話,直接拿起針筒,將針頭伸進那團肉芽中……

以前,學校教我們安撫小孩,告訴他這是會讓你牙齒睡覺的……小孩不是傻瓜,他在緊張之下根本沒辦法明白「牙齒睡覺」這種轉彎抹角的說法,他聽了反而更為恐懼:「這個大人在講什麼?怎麼像在騙人?」

我把針頭二話不說的快速精準插入,同一瞬間將麻醉藥推送進去,讓他在發現疼痛的當兒立即止痛,更為快速有效,他才剛喊叫出來,我就說:「不痛了!已經不痛了!」他感覺果然,於是停止了哭泣。

「才痛一下下不是嗎?」

要告訴孩子事實,不能欺騙他們,不然他不信任你,你也甭想繼續治療了,何況他還有其他會痛的牙齒在排隊呢!

牙齒不痛之後,就是我的天下了!

於是,用小刮匙挖走肉芽、高速手機磨走蛀牙、用刮針清理牙根根管……太繁瑣了,總之進行了根管治療。

孩子一邊的牙齒不痛了,可以先用一邊咬食物了。隨著一次又一次治療,孩子兩邊牙齒不疼了,就可以盡情咀嚼了。

清理蛀牙長肉肉

他媽媽在某次帶孩子看診時告訴我:「我家婆阻止我帶孩子來,說乳牙只要拔掉就好,以前的人都這麼做的,為什麼要來這麼多次、花這麼多錢?」

「那妳怎樣回答?」

「我告訴我家婆,拔了牙就沒牙齒吃東西了,怎樣長大?」

我不禁高興的笑起來:「說得好,這才是為孩子好,他們以前就想不通,現在他們明白了吧?」

「還是不明白。」

「妳看,」我摸摸躺在診療椅上的小男孩的手臂,肌肉己經有厚度有彈性了,「長肉了!因為能咬能吃了,他還會不愛吃東西嗎?」

「現在吃好多,連我家婆都很驚訝。」

「這不就是最好的答案了嗎?」

她促狹的笑容,似乎在盤算著回去要這樣回答老人家。

我轉頭問小男孩說:「現在可以好好吃東西了,很愉快對不對?」即使我的手在他口中清理著一顆大蛀牙,他仍然開心的對我笑,畢竟他在這之前從來沒好好享受過食物。

「我幫你處理好牙齒,不保證它不再壞掉,你一定要每天好好清潔,好不好?」

他用力點頭。

(摘自《啊~請張嘴:張草看牙記》,皇冠出版)

乳牙保護法 成人與小孩刷牙大不同

成人刷牙三式:(一)兩顆兩顆順序刷,刷完一個面才刷另一個面。(二)頰側和舌側用牙刷斜貼按摩,也是一次兩顆。(三)前牙舌側直貼按摩。

幫小孩刷牙時,基本上是同樣的原則,只不過刷的順序不同。

主要原因有二:(一)乳牙比較小。(二)不能讓小孩的嘴巴張開太久。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要把成人三式稍微修改。

由於乳牙比較小、比較短,所以成人要分三次去刷三個面的,乳牙只需一次就刷三個面。方法是:先刷咬合面,然後只消把牙刷斜向臉頰一下,輕輕按摩,就能刷到頰側的牙齒和牙周,再斜向舌側一下,又刷到舌側的牙齒和牙周。

小孩嘴巴不耐久開,所以換一下順序,先刷後牙,再刷前牙。(成人則刷完一個面再刷另一個面)如此三式則修改成:上下後牙三個面 →上下前牙舌側 →上下前牙唇側。

我們用圖畫來講解一下。

那麼小孩需不需要用牙線呢?要的!

尤其最後兩顆臼齒很容易在牙縫蛀牙,因為兩顆牙貼得較緊,牙刷進不去清理,跟成人一樣。

許多小孩的前牙都分得開開的,牙刷刷得到,前牙就不必用牙線了。

但是,也有許多小孩的前牙緊鄰貼著,非得用牙線才清得到,否則會在牙縫蛀個大洞。

我會叫大人一定要使用傳統牙線,利用手指的靈活動作清理牙縫轉角。但小孩嘴巴小,我們很難用牙線幫他們清理,所以只好改用「牙線棒」了。

幫小孩使用牙線時,請記得跟成人一樣:清牙縫兩邊的牙齒表面,且清到牙肉底下。

講完了,去為你的小孩試試看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