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賓士級品種 助小農脫貧

編譯/劉雲 |2016.09.03
1047觀看次
字級

編譯/劉雲

52歲的瓦塔拉種了17年的可可,幸好他不愛吃甜食。

他的可可農園距離象牙海岸經濟首都阿必尚有30公里。他說:「我種可可是為了養家,吃巧克力只是為了嘗一下味道。」他強調,一小盒巧克力就要價800中非法郎(1.39美元),「我買不起很多巧克力,因為我有一大家子人要養,這是最重要的事。」

種植可可是象牙海岸眾多小農戶的主要收入,平均每戶種植面積是1至3公頃(2.5至7.4英畝)。但由於極端氣候、全球價格低迷及可可品質不佳,造成作物歉收,近年來產量下滑。

國際熱帶農業中心(CIAT)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預測,由於氣候變遷改變生長條件,2030年可可產量將減少。但研究人員也提出,如果農民能夠調整耕作方式,可以藉氣溫升高的機會提高產量。研究中建議為可可樹提供更好的遮陽,以及種植改良品種。

象牙海岸的農民正努力扭轉劣勢,開始種植比那些早在幾世紀前引進非洲的可可更為堅硬、更快成熟的品種。

1999年瓦塔拉和他的弟弟買下8公頃的農園,他們種的首批可可樹便屬於舊品種,要5年才能長成。

但自象牙海岸的研究人員5年前推出生長迅速、更具韌性的品種,此後瓦塔拉和其他農民便開始改種這款被比喻為「賓士級」的可可,現在可以生產更大量、更好品質的可可豆,收入因此得以提高。

最近5年來,瓦塔拉每年可以收成約7公噸的可可豆,今年他預期最多可達9公噸。他說:「這些年來,惡劣天氣影響收成。」但他強調,即使天氣異常,這款賓士級品種表現很穩定。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15年資料,象牙海岸的可可豆產量超過180公噸,在產量與出口量上都居世界首位,約占全球產量4成。但根據官方的咖啡與可可協會,在過去5年,由於作物品質不佳,象牙海岸損失出口收入估計達1500億中非法郎(2.61億美元)。

為因應上述問題,咖啡與可可協會針對為數約100萬的可可小農,展開全國性的品質改良宣導活動,包括在農場大門設立品管檢查點,並在可可豆加工與出口過程中進行品管。

協會品管專家沃荷(Franck Wohe)說:「我們已經開始發放這種產量高、抗旱性佳的賓士級品種,幫助農民在最快18個月內便能採收。」他強調,這款品種具有濃醇香味與高脂肪含量,頗受巧克力製造商喜愛。

世界可可基金會表示,全球種植可可的小農逾500萬人,解決了超過5000萬人的溫飽問題。

受新興市場所得提高的帶動,可可豆的年需求量預估在2020年達到450萬公噸,高於目前的平均每年350萬公噸。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全球〉周刊同步刊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