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除了能聽聞山風鳥鳴,最令人振奮的,莫過於滿坑滿谷的蟲鳴了,不管春夏秋冬,尤以夏季為最!有一回路過塔塔加吧,晨間時分,不知名的蟲兒,起先是一陣獨奏,然後是好幾隻加入重奏,最後是一大群此起彼落,剛開始覺得韻律有些個不協調,後來卻發現充滿了原野的生命力,那真是別開生面!
蟲聲唧唧,尤以蟬鳴最是撩人,大約是整座山都被牠們的聲音環繞,處處可聞,叫你躲也無處躲;相較之下,蟋蟀就顯得內斂多了,但仍隱約可聞,彷彿宣告著牠卑微的存在。啊!原來蟲兒的世界如此美妙,生命的意象如此繁複!
小時候有一回聽到了很細微的一種聲音發自泥土裡,我有些納悶,父親笑著說:「是蚯蚓!」
「什麼?蚯蚓也會叫喔?」
「會呀!蚯蚓個性很溫柔敦厚,吃的是泥土,別看牠柔弱不堪,牠會使盡力氣幫農夫翻耕泥土呢!」父親說青蛙嘓嘓嘓叫個不停,其實聲音過度喧譁,常引來蛇類抄家危機!
父親接著說起一個久遠的童話故事:大抵是一條蛇想吃一隻大青蛙和三隻小青蛙,蚯蚓明知自己力量薄弱仍然見義勇為請求長蛇饒過牠們,蛇類哪肯?結果蚯蚓奮不顧身與之搏鬥,卻不幸被蛇咬成四段,死於非命,但青蛙一家子卻安全逃離,保全性命。
這事讓天庭一位慈悲的神仙看見了,祂說:「勇敢的蚯蚓啊,你捨身救了四條性命,因此我要讓你得以重生,永遠也不會無緣無故犧牲性命!」因此到現在,你會發現蚯蚓即使斷裂成好幾截,依然可以存活,那就是神仙給的慈悲呢!
童心詩趣,大自然這一本大書每每叫人捧讀,怎麼也讀不完。親近泥土,探索大自然奧祕,總叫人歡喜。一首童詩〈蚯蚓〉正如已故詩人楊喚所說:「詩必須根植於生活的土壤裡。」
〈蚯蚓〉
小蚯蚓
躬著身體在花園裡翻土
鑽過來又鑽過去
有了呼吸
泥土鬆又軟
扶桑開得大又紅
桂花香氣濃
我謝謝小蚯蚓
小蚯蚓扭扭身體呵呵笑
我怕太陽公公晒
但是鑽鬆土壤我最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