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爸、打拚爸、銀髮爸 強身看招 陳玲芳 |2016.08.06 語音朗讀 21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育兒爸、打拚爸、銀髮爸 強身看招 圖/陳柏亨 坐姿延伸運動:動作1 坐姿延伸運動:動作2 「感恩爸爸,強身看招!」八八父親節前夕,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院長曾清祥醫師,分享復健科門診中三種不同年齡階段的爸爸們,包括:育兒新手爸、中年打拚爸、銀髮樂活爸所常見的疾患,其預防與治療方式,並鼓勵爸爸們從居家生活方便進行的運動著手,每天十分鐘,加強肌力、預防疾病,身體健康更樂活。 中年打拚爸 常見病症 五十肩。五十肩因常發生在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身上,所以一般人稱之為五十肩。因為得到五十肩的病人手會動彈不得,像是被冰凍一樣,因此醫學上稱之為冰凍肩,臨床上稱「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是一種肩關節囊發炎。肱盂關節囊周邊因發炎現象,造成疼痛、關節角度受限,進而影響了生活功能上的限制。 「五十肩」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兩種,「原發性五十肩」指的是患者沒有明顯的發生原因,通常好發於四十至六十五歲,且女性的比例高於男性。「次發性五十肩」則是患者因關節炎、外傷、肌腱拉傷、長時間固定動作等已知原因而開始出現症狀。 主要症狀 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許多動作無法做到,如:在如廁時無法清潔、無法梳頭,或是夜裡因劇烈疼痛而醒來,於做動作時伴隨疼痛,尤其是手舉高時,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功能,且通常發生於單側手。 治療方式 一般會依據五十肩患者的臨床表徵,將其病程分為三個時期:發炎疼痛期、沾黏期、冰凍期。治療方式會依照病程而有所不同,包括:藥物治療、類固醇注射、熱敷電療、運動治療、徒手物理治療等。 推薦運動 運動一:坐姿延伸運動 動作1:坐在椅子上,手臂慢慢地放在桌面,呈預備姿勢。 動作2:配合彎腰將手臂沿桌面滑動向前伸直,當感到肩關節有緊實感時停留 15~30秒。重複 5~10次。換另一支手臂運動。一天兩手各做3回合。 作用:牽拉關節囊。 醫師小叮嚀 動作時不應逞強,過度疼痛反而造成肌肉緊繃。此運動適合五十肩各期的患者。 運動二:上背肩胛伸展運動 動作1:肩膀自然下垂,手臂往前打直,手握彈力帶(或可用絲襪替代)與肩同寬,高度於胸前,做預備動作。 動作2:維持原姿勢,施力將彈力帶往兩邊平行拉開,大於肩寬。 動作3:手臂維持打直與手握彈力帶姿勢,雙手往上平舉。 動作4:維持手握彈力帶姿勢將雙手同時往後伸展,讓彈力帶跨過頭上方。停留10秒,再接動作3、動作2、動作1,由後往前回到原姿勢。重複10次。一天做3回合。 作用:肩膀肌群的鍛鍊。 醫師小叮嚀 使用彈力帶時,彈力帶強度仍要適合自己的情況。一般建議黃或紅色彈力帶。運動次數可漸進,不要勉強,以10次作為目標。 育兒新手爸 因應現代社會需求,今日「父親」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多元,除了辛勤工作、撐起家中經濟,也有愈來愈多的青壯年爸爸,參與家中的育兒與家務,因而終年操勞程度並不亞於一位家庭主婦。 常見病症 爸爸手。爸爸手也就是俗稱的「媽媽手」,於醫學上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媽媽手並非媽媽的專利,若爸爸照顧嬰幼兒,也容易得到「爸爸手」。 此症狀肇因於肌腱發炎,病灶的位置靠近拇指根部的手腕。新手爸爸常因長時間抱小孩,或手部施力不當,造成拇指外展長肌及拇指伸展短肌與橈骨過度摩擦發炎,一旦反覆發炎,造成慢性疼痛,更不容易緩解。 主要症狀 大拇指靠近手腕處,會出現持續疼痛及腫脹,甚至無法使力。一旦發生沾黏,會出現緊繃的感覺,大拇指活動時會被「卡住」,甚至可觸摸到凸起的腫塊。 治療方式 一般急性期會使用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配合物理治療如電療、超音波,或配戴手部護具保護手腕。慢性期會採局部熱敷,再搭配拉筋運動以及適量的肌力訓練。必要時可使用局部少量類固醇注射,來解除疼痛。只要配合醫師囑咐,注意手部使用姿勢,並讓手部得到足夠休息,大部分都可以恢復健康。 推薦運動 運動一: 大拇指外展運動 動作1:(右手)前臂伸直,手指打直,讓手掌跟地板垂直。 動作2:(右手)大拇指朝右以順時針方向慢慢由右往左旋轉,慢慢地回復到原來的位置。重複10次。接著做左手,左手採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天兩手各做3回合。 作用:維持拇指關節活動度與肌力。 醫師小叮嚀 動作應緩慢,不產生疼痛。 運動二:大拇指拉筋運動 動作1:手臂伸直,大拇指彎曲,讓其他四指包住大拇指握拳,拳眼朝天花板。 動作2:慢慢讓拳頭往地面方向下拉,停留10秒,回復原來位置。重複10次。換另一隻手運動。一天兩手各做3回合。 作用:牽拉拇指伸展短肌與外展長肌。 醫師小叮嚀 在動作的過程中不要感覺疼痛,應該只有緊緊的感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手腕內彎做事的動作。 銀髮樂活爸 常見病症 退化性關節炎。年過半百後,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提升,是老年期常見疾病。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慢性的、漸進性的關節軟骨損傷疾病,以下肢的膝關節以及髖關節退化為最常見。另一個好發族群,為過去有舊傷,但沒有接受良好的治療者。當身體組織使用到一定年限,容易因血液循環下降而引發病症。 主要症狀 退化性關節炎最顯著的三大症狀為:疼痛、關節功能障礙以及關節僵硬。多數退化性關節炎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只是覺得膝蓋卡卡、不能蹲跪、無法久站、上下樓梯困難或是坐久了站不起來,早上起床時會有關節僵硬的感覺徵狀。當病症加重時,則出現內側膝關面疼痛,並會向上牽連引起腰痠背痛,向下蔓延引起腿肚痛或踝痛。 治療方式 當走路、跑步、上下樓梯或屈蹲時膝蓋會感覺到疼痛,就應到復健科或骨科檢查治療。經由醫師詳細檢查,給予復健物理治療,如:冷熱敷、關節鬆動、電療、短波、核心肌群穩定訓練等;或藥物治療,如:消炎止痛、補充玻尿酸、增生注射療法。 推薦運動 運動一:大腿前側肌群伸展運動 動作1:立正站穩,雙腿與肩同寬,做預備動作。 動作2:右膝往後彎曲,用右手抓住右腳踝,輕輕往後拉向臀部,直到感覺前側大腿肌肉緊繃即停留,每次停留15秒,重複10下。換另一隻腳做運動。一天兩腳各做3回合。 作用:牽拉股四頭肌(大腿前側)。 醫師小叮嚀 若擔心無法站穩者,請一手扶牆壁或椅子,避免跌倒。 運動二:大腿後側肌群牽拉運動 動作1:仰臥於床,以長毛巾當輔具,一側膝蓋彎曲,腳底勾套兩手拉毛巾,做預備動作。 動作2:將膝蓋打直,緩緩往上抬高角度,維持5~6秒鐘。換另一隻腳做運動。一天兩腳各做3回合。 作用:牽拉大腿後側肌肉。 醫師小叮嚀 平舉伸直的過程要溫和,是慢慢把膝蓋伸直,而不是踢出去。往上升的角度視自己的能力調整,不勉強抬高,感覺微緊痠即可。 前一篇文章 養肝補肝 就能氣血順暢 美麗加分 下一篇文章 自行車運動正夯 只要健身 不要傷害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