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醫師將於一○八年九月全面納入勞基法,因應可能增加的醫師人力缺口,衛福部拍板推動「醫院整合醫學(Hospitalist)」新專科,由主治醫師取代住院醫師,專責照顧住院病人,擔負起照會其他專科、協調急性後期及居家照顧等工作。
Hospitalist原本譯為專責駐院主治醫師照護制度,衛福部決議統稱為「醫院整合醫學制度」,最快明年起培訓考照,預計增加一百至一百五十名醫師,分配到二十家醫院,粗估經費需投入至少一億元。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指出,Hospitalist於二○○三年在美國全面實施,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等陸續跟進,推行原因不外乎是住院醫師不足、一般科醫師人力減少,或高齡且病情複雜化的病人數增加等。
石崇良表示,國內醫師過於專科化,專科醫師占八成,平時得看門診、動手術和照顧住院病人,但Hospitalist跳脫過去作法,需受整合醫學訓練,並連結預防醫學、老人醫學及安寧療護等,只需負責照顧住院病人,可有效提升住院效率與品質。
事實上,台大醫院七年前就由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率先引進,據台大統計,病人幾乎可提早出院,每人醫療費用平均可省十萬元。衛福部去年七月也進行試辦計畫,計十九家醫院參與。
只是,Hospitalist讓主治醫師代替住院醫師輪班照顧病人,代表人事費用大幅提高,為解決成本問題,石崇良說,Hospitalist將以「團隊」概念,預計每年增聘專科護理師及醫師助理六百到八百人,平衡人事支出;並規畫調整健保支付,避免醫院因患者住院天數減少而虧損,第一階段目標醫學中心,第二階段擴及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最快五年內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