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榕(左起)、微珊、怡秀、潔芳四位癌友光頭入鏡,為癌症希望基金會假髮募款發聲。圖/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癌友怡秀大方展示自己在會場的照片。
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癌症希望基金會「希望從頭開始—1000假髮助癌友募集計畫」盼募集三百萬製作經費,完成一千頂假髮,幫助癌友自信抗癌。昨日記者會,除展示二十幅癌友光頭寫真照片,邀請三位女癌友分享假髮陪伴心聲,創作才女陳珊妮也以「募髮大使」,呼籲全民捐款製髮助癌友。
撐過治療期 美麗再現
「戴上假髮,代表我是女生!掉髮時,我每天不斷照鏡子,希望頭髮快點長回來!」經歷父親腦癌離世,去年十一月確診乳癌二期的怡秀,從未想到三十出頭,就要被迫接受右側乳房切除,更要面對化療掉髮。
對她來說,沒有頭髮有如「赤裸」見人,光頭不僅讓她再度失去身體重要部分,讓她覺得自己不是女生。她向癌症希望基金會租借假髮,找回自信,勇敢將化療掉髮的模樣入鏡,希望更多人知道「頭髮的力量」。
三十六歲的癌友曉榕,六年前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治療前剃光頭,讓她自信全失,經常躲在棉被裡哭泣,好一段時間不願照鏡子、照相。即使家人為她準備頭巾、帽子,她走出去仍覺得異樣眼光。她向癌症希望基金會租借假髮,不僅讓她免除自卑,也讓她得以完成治療。她鼓勵癌友,只要撐過治療期,就會看到更美麗的自己。
癌症基金會董事林青蓉表示,台灣每五分十八秒就有一人罹癌,每年約十萬人治療而掉髮。假髮對病友來說,不僅是保護,更是自信的來源,有助癌友身心康復。基金會希望募集三百萬經費,製作成千頂假髮,協助患者度過難關。
募款不如預期 今年僅達2成
林青蓉表示,市售品質較佳的假髮,一頂動輒兩三萬元,對癌友是不小的負擔。用真髮製作假髮,是繁雜的工程,一頂好的假髮,除需五至八束三十公分以上未染燙的髮束,每頂還需三千元的製作費,募款成效不如預期,今年僅達兩成。
「美麗與自信,不應被癌症所剝奪!」長期關注癌症議題,並投入癌友關懷多年的創作才女陳珊妮,率先響應擔任癌症希望基金會首位募髮大使,希望拋磚引玉,呼籲大家捐款、捐髮。陳珊妮告訴因治療而掉髮的癌友:「為了您所愛及愛您的人,請相信自己面對逆境的能力,讓我們陪你一起走過抗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