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沈松清
穿過同安街那大片綠意盎然的文學森林,再跨過高高的石階與長長的鐵橋就是古亭河堤,這兒,蘊育出一位亞運金牌,人稱「噴射機阿媽」的潘秀雲。
風雨無阻的在此發揮田徑天賦而得到世俗獎項固然欣喜,早已練就一身彷彿可以飛簷走壁,穿天闢地的無敵輕功,才是潘秀雲的創齡傳奇。這一天,才剛刻意放大聲量提醒這位相約的八十歲阿媽,等會「千萬記得」要在橋頭集合,怎麼才瞬間一轉眼,「啊,人是到那裡去了?」狐疑間再放眼找人,已見一個嬌小人影單肩扛起不輕的腳踏車跨過長階攀上高橋,那身輕如燕勁,無聲飄上去,像提一只菜籃而已。
「呵~呵~,記得我得金牌的時候,已經六十好幾了,記者按門鈴來訪問,我從三樓跑下去應門,記者小姐還愣愣的問我,妳媽媽在嗎?」潘秀雲咯咯笑起打招呼說,「我是,我就是噴射機阿媽。」如今這阿媽為了八月要去遠征非洲肯亞的吉利馬扎六千公尺大山,更加大運動量的天天從古亭跑到景美,至少跑七公里以上,汗如雨下為止。
說來,跑步的啟蒙從唸初一開始,「老師叫我們光著腳ㄚ跑操場,老師突然發現,我的腳底是弓形的,非常適合當運動員。」少女秀雲從此化身田徑精靈,跑到畢業成家才高掛運動鞋,直到近花甲之年才又東山再起,無非是因為腳踝受到重傷,醫生要她快快開刀。
「偏偏不要打針吃藥咧!」反骨的扭脾氣一來,這不聽話的潘秀雲翻箱找出跑鞋,以毅力重新跑向操場,長青組競賽的金牌開始一面又一面報到。「我獨個拄著拐杖去陽明山走斜坡,暸解自己的能量,點滴進步,終於到有一天,咦,拐杖放一邊,再度健步如飛,還奇蹟的參加比賽,過關斬將的。」
那個燦麗的金牌年,她已六十出頭,田徑魂再開始重燃一次,燃得更旺。
從小,格子窗外的自由就時刻等著潘秀雲奔騰,世情本跌撞,人情多牽掛,她都看透的選擇一個人說走就走,說做就做,安靜的和天地萬物相處,節奏完全自己掌握。獨居的日子,以烘烤的起司蛋皮加培根,再搭配杯熱咖啡當刀叉早餐開啟,單戀這一味而從不膩口,「喔,我喜歡西食,專家建議多喝牛奶,我卻我行我素拼命喝咖啡,一天起碼四五杯。」
任性之後也知節制,晚餐則不放縱口腹之慾的清淡燉一鍋番茄湯喝個精光。「幾個妹妹都說,媽媽把最好的基因全給了我。我想,這鍋湯應該是我身手矯健的理由吧。」她呵呵的漾起酒窩自嘲。眼力,聽力,體力,適應力,所有都十分得力,只有在六十歲那年「超乎想像嚴重」的患了耳鳴,也硬脾氣的不肯碰藥丸,過兩天如願自動痊癒,從此再無大礙。
飽餐後的早晨,走過老街的斜坡與長橋接地氣,直到晨光轉淡,人聲四起,再重溫往昔小清新姿態,漫步到紀州庵安靜去看書,偶爾傾聽木造長廊光影的移動及微風吹過耳邊的細碎,動靜皆宜,歲月靜好。
再然後,這位全勤上班族準時到銀髮協會辦總務,守著一張公文來來往往的辦公桌,月領20k而心滿意足,「我最擅長揪團辦旅遊,帶隊兼算帳,張羅吃與喝,都讓大家歡喜。」從二十歲練就一身職場進退本領,親切不油條,「最重要是,辦公室的人都需要我,尊重我,也十分珍惜我這位大姐。」
老伴離世,二女出嫁,一兒未婚,潘秀雲選擇落地生根在也沾了些滄桑歲月的廈門街,蟬聲初夏的鳴叫和宜蘭故鄉的一模一樣,生活場域熟悉又舒暢,讓每個季節都輕盈的展露風華。「我天生想得開,兒子也過半百,說不要結婚,一輩子自己過,一般媽媽不早就愁白了頭?」但是,潘秀雲從不認為天下事有什麼大不了,一個人,一群人過日子,怎麼都是好的,只叮嚀兒子幾句,「你多多照顧自己」。
愛的叮嚀極簡,卻比嘮叨的力量更大。來一趟人間不容易,多動少愁靠自己,噴射機阿媽把運動當藝術,對準此刻的緣份。
騎腳踏車的方法
❶以腳後跟踏在踏板中心,腿伸直不緊繃。
❷用手按壓臀部,找出兩側坐骨的兩個點,坐在椅墊的最寬處。
❸由膝蓋前方的髕骨往下拉一條鉛錘線,線的末端落在踏板軸心。
❹將整個骨盆向前方略微翻轉,僅以坐骨與坐墊接觸。
❺身體向大腿靠緊,坐骨靠在腳踏車坐墊。
❻肩膀要方正並保持放鬆。
❼手肘微彎,手腕打直不緊繃,雙手輕握住手把,上半身形成一個緩衝區來吸收震動。
開始的智典
3要
要有恆心毅力
要有憨膽傻勁
要樂觀知足
3不要
不封閉自己
不自尋煩惱
不畫地自限
短跑要訣
❶起跑把步子放小,盡量把身體壓低,重心穩。
❷加速度跑中段,身體保持正直,減少腿著地時間。
❸後段時腳尖蹬地,身體傾斜,跨步與手擺都加大,抬腿速度快,兩三步就呼吸。
登山輕百科
❶膝蓋要微彎。
❷上山腳掌著地,下山腳根著地。
❸上坡步伐要小且無腳步聲;速度均勻,保護膝蓋減少震動。
❹下坡像「七爺八爺」,東西晃動的走法最輕鬆。
小檔案
潘秀雲
1938年生,宜蘭人
蘭陽女中畢業
現任銀髮協會總務
已婚,育有一兒二女
創高齡傳奇之光燦紀錄
❶亞洲長青運動會田徑比賽短跑、跳遠金牌,破大會紀錄
❷百米賽跑只需15秒
❸跳遠創造3米5,破大會紀錄
❹排球怪手,長青組常勝軍
❺成功征服喜馬拉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