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抽驗市售十三件膠囊錠狀葉黃素含量,有六件含量偏低,其中一件葉黃素幾乎驗不到。 圖/食藥署提供
葉黃素該怎麼吃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昨公布市售葉黃素健康食品檢測結果,十三件中有六件產品(約占四成六)葉黃素含量低於標示值的八成,當中一款產品標示與實際濃度落差多達三百倍。眼科醫師表示,不少民眾常存有「補充葉黃素可改善近視」的錯誤觀念,其實葉黃素僅對保養「黃斑部」有益;營養師建議民眾多從天然食材中取得,若要吃保健食品,則以「飯後吃」效果較好。
違規產品 多為進口
食藥署研檢組組長陳惠芳表示,按照規定,產品中葉黃素含量不能低於標示值的百分之八十,食藥署最新檢驗結果發現,有六款市售葉黃素產品含量和標示不符,尤其當中一款標示每顆含有三十毫克的葉黃素,經實際測量,濃度僅零點一毫克,相差高達三百倍,是「薇達葉黃素(金盞花萃取)」,已交衛生局處辦。
陳惠芳指出,針對不合格產品,衛生單位可處四萬至四百萬元罰鍰,違規產品並要限期回收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賣。她強調,本次發現標示不實產品,大部分都是自國外進口,凸顯業者品管不夠嚴格,至於在國內生產者則多在合格之列,食藥署未來將擴大稽查,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表示,民眾若求方便,想透過保健食品補充葉黃素,應從葉黃素產品標示中了解含量,選擇優質產品,如透過各種資訊判斷,選擇信譽良好、可受信賴的廠商。
補充之道 多吃蔬果
陳醒荷說,根本之道為每天從天然健康食材中攝取葉黃素,如多吃黃色、紅色蔬果,包括胡蘿蔔、南瓜、番茄、甜椒,深綠色蔬菜如菠菜也有豐富葉黃素,每一百公克菠菜就有十二毫克葉黃素。建議學生與上班族每天應吃五份蔬果,且紅、橙、黃、綠、黑、白、紫等各色蔬果都要吃到,就不用擔心維生素或葉黃素缺乏。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現代人整天盯著電腦、手機螢幕,為了保養眼睛,不少人會補充葉黃素,葉黃素已成熱門保健食品。服用葉黃素膠囊,以「飯後吃」效果較好。
他指出,有許多民眾誤以為葉黃素可以改善近視,殊不知,適當補充葉黃素,主要是為了抵禦來自外界不當光源的傷害,維持眼睛健康,尤其是對於「黃斑部」的保護。
陳瑩山說,日常補充葉黃素的來源,目前已知在許多蔬菜、水果中皆有葉黃素,特別是深綠色蔬菜,葉黃素含量豐富;不過,以生物吸收率,亦即食物進入體內先消化進而吸收的效果來看,葉黃素的最佳來源其實是「蛋黃」,生物吸收率為綠色蔬菜的三至四倍,蛋黃所含的玉米黃素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