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古城老街 重尋城市記憶

文/翟思嘉、徐梅玉文、張謙 |2016.06.12
1280觀看次
字級

文與圖/翟思嘉、徐梅玉文、張謙

老北京 舊城 漫步五道營胡同

北京是一個經歷元、明、清三個朝代的城市,數百年發展出數千條的街道巷弄,在今天,這些北京特有的古老城市小巷被稱為「衚衕」或「胡同」。

胡同和四合院,被看作是北京平民文化的象徵。城市中,胡同與現代建築交錯,承載著北京人的生活。

中國大陸確定承辦二○○八年奧運後,開始規劃市容,拆除不少胡同,引發當地文化保護專家及輿論的關注,也帶起反思。目前,北京一些有歷史的胡同被保留下來,部分經過商業活化,成為觀光景點。

北京五道營胡同明朝時稱為武德衛營,是守城的兵營駐地;清朝時,屬鑲黃旗,稱為五道營。五道營胡同東起雍和宮大街,西止安定門內大街,南與箭廠胡同相通,北有兩條支巷通安定門大街,全長六百三十二公尺,寬六公尺。

五道營胡同鄰近清朝雍正皇帝即位前的潛邸雍和宮,近年進駐許多各有特色的酒吧、咖啡店與衣飾小店等,相當受西方人歡迎。在雍和宮的琉璃瓦下,五道營胡同往來不少西方面孔,特別在耶誕節前夕,老胡同建築裡閃爍著耶誕樹的燈光,違和卻不失溫馨。

代表老北京胡同新舊交替特色,五道營胡同不像南鑼鼓巷具有濃厚的商業氣息,也沒有擠滿小巷的觀光人潮。白天時,五道營胡同人煙稀少,偶有與商店比鄰而居的老北京人騎著腳踏車經過,到了夜晚,五道營才算正式開張,安靜的街道旁,酒吧、咖啡店裡燈火通明,生意興隆。

南非 麥維爾老街 宿背包客的最愛

南非曾是英屬殖民地達數百年之久,處處有著英國風味的建築與遺址。約翰尼斯堡的老區麥維爾(Melville)充滿放蕩不羈與羅曼蒂克風情,其主街(Main Road)上也存在著有趣的特殊景觀與歷史。

西元一八九六年,麥維爾由房屋仲介鄭重推出市場,招攬投資者開設小商鋪,並以土地測量師愛德華.麥維爾(Edward Melville)命名,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年歷史。約堡有許多大型購物中心,唯獨此區仍保留著到小商鋪購物的樂趣。

主街上充滿殖民時代老式建築物,目前經營著普通酒吧、同性戀酒吧、時尚餐廳、咖啡雅座、時下流行的中國綠茶店、手工創作、二手書店、骨董店、成人情趣用品商店、迷你小劇場等多元化店鋪。

電視公司也曾到此取景,拍攝連續劇,推出後頗受好評,成為最佳行銷廣告。

麥維爾屬於住商混合區,占地雖僅一點七十二平方公里左右,老式街道並不寬敞,但卻擁有超過三十家、具有古典色彩的民宿,吸引許多國內外背包客來此一遊,享受老式建築裡的現代化商品服務。

網友留言盛讚旅遊愉快,值得回味,但也有人直指安全問題。夜幕低垂,華燈初上,好戲開鑼,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一如世界上其他大城市的夜生活區域,麥維爾有著治安死角,所幸至今尚未出現重大刑案。

麥維爾緊鄰兩所知名大學──約翰尼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Johannesburg)與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順理成章成為大學生逛街、休閒、聚會的場所。

香港 九龍塘律倫街 曾經走過的年少時光

一九七二年夏天,我首次從律倫街(Rutland Quadrant)踏進母校亞洲文化中學。

當年小學畢業,因為成績差,未獲官方分派中學學位,其時只有十二歲的我,與另一名同學一起報考這間學校。

亞洲文化中學是一所私營學校,校舍本身是一幢獨立屋,即香港有錢人所居住的別墅。據說,母校校監因為愛好教育,因此把自住的別墅改建成中學,希望培育莘莘學子。

由於母校屬私營,各種條件難與正規中學相比,所以,客觀地說,它當年可算是本地最差的中學之一,普遍被外界視為專收成績最差的學生。

但母校所在的區域九龍塘卻是赫赫有名,區內都是別墅,空間廣闊,居於區內的人非富則貴,比如武打巨星李小龍就曾居於此,台灣藝人鳳飛飛臨終前也一直居於九龍塘,藝人成龍至今在區內也擁有一幢別墅。

母校位於律倫街一號,街口與九龍塘名街「窩打老道」成垂直線,後者是多線行車的馬路,把整個九龍塘一分為二。從窩打老道轉進律倫街,立即可以感受到高級住宅區的寧靜。

從律倫街往外走都是億萬豪宅,再往九龍塘外圍邊緣走去,矗立著香港著名中學瑪利諾修院學校和真光中學等。母校與這些名校相比,有天淵之別──卻同處一區。

雖然母校不是名校,但同學間感情甚篤,大家共同在這裡度過了五個寒暑。猶記得當年與同學下課後,最喜歡在區內別墅間流連,因為這些別墅都有花園,種滿各類果樹,我們就喜歡採摘果實。

一九七七年畢業,母校也關閉了,我自此再也沒有從律倫街踏進母校一步。直到最近一次偶然機會,途經律倫街,看到原有建築還在,只是人去樓空,學校不復存在。

香港有很多老街,但在我心中,真正令我難忘的只有一條,從少年成長到青年,它一直陪伴著我。當天途經律倫街時,遠處別墅傳出陣陣鋼琴聲,聲音撩人,再看到街上和母校原址的一磚一瓦,無限感懷油然而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