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老街 上 信步古城老街 重尋城市記憶 文/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2016.06.05 語音朗讀 17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羅馬威尼斯廣場前總是車水馬龍。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印度月光市集街道上的金色清真寺。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羅馬老街道。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月光市集是南亞最大批發市集,每天往來人潮絡繹不絕。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月光市集是德里最古老的街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聖彼得小石是羅馬老街道的靈魂。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殖民時期載運黃金和出口咖啡到歐洲的港埠巴拉奇,今成為遊客搭乘小馬車遊覽之地。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米納斯吉拉斯州的黑金城曾一度是巴西的淘金聖地。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老街是歷史留下的軌跡,也是當地文化的遺產,走進老街讓人回味過去的生活景象;本周和下周讓我們一起走入先人生活的美學,看見昔日繁榮街道的風光。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本版專題節錄自 《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六年三月號 http://www.cna.com.tw圖/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文/康世人、鄭傑憶、唐雅陵 印度 市集老街道 蒙兀兒王朝餘光 印度曾有八個王朝在德里建都,最早的王朝可追溯到三千年前。位於舊德里的月光市集(Chandni Chowk)街道,始於成吉思汗後裔興建的蒙兀兒帝國(又稱莫臥兒帝國),鄰近當時的王宮紅堡,擁有近四百年歷史,可說是德里現存最古老的街道。 西元一六五○年,蒙兀兒帝國第五代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的女兒設計了月光市集,由沙賈汗下令建造,泰姬瑪哈陵亦在沙賈汗在位期間建造。由於蒙兀兒帝國是突厥化的伊斯蘭帝國,因此月光市集街道充滿阿拉伯建築風情。 印度語中的Chandni是月光、銀色之意,Chowk是市場。傳說過去有一條溝渠貫穿月光市集,市集因月光照在溝渠上而得名;另一說是當時王宮的貴族夫人常在夜晚月光下到市集逛街,因而被稱為月光市集。也有人稱為銀色市場,因市集以前專門賣銀飾等首飾之故。 不管哪種說法為真,都呈現了當時印度的富庶與浪漫。 直到今天,月光市集已經發展成為南亞最大的各種貨物集散市場。雖然原本的阿拉伯建築和街道已破舊不堪,但前來批貨的商人、當地採購的德里居民、觀光客和絡繹不絕的汽車、機車、三輪車等,仍讓這個古老街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由於歷史悠久,在街道上往往可以看到創立超過一世紀的老店,代代相傳,繼續祖先的營生買賣。傳承四代的香料店表示,他們家族從一九一七年就在月光市集營業。 雖然蒙兀兒王朝皇室大多信仰伊斯蘭教,但對於臣民的信仰採取開放政策,因此在月光市集的主街道上,可以看到各種宗教寺廟齊聚一堂。這條街上,就有耆那教、印度教、錫克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等各種宗教的建築,這也是全世界罕見的現象。 羅馬 街道的靈魂 聖彼得小石堆砌 「條條大路通羅馬」,身為帝國締造者,羅馬人的一大成就是千年不毀的古老街道。十六世紀時,教宗西斯篤五世(Sixtus V)從梵蒂岡聖彼得廣場(Piazza San Pietro)開始,以鄰近火山熔岩形成的玄武岩鋪設羅馬公共道路和廣場,更是羅馬老街道的一大特色。 聖彼得是羅馬的守護神之一,彼得的義大利文是Pietro,pietra則是石頭,這些四方玄武岩塊便被暱稱為「聖彼得小石」(sampietrini)。 羅馬的交通輻輳威尼斯廣場就鋪設著這些「聖彼得小石」,不只觀光客多,市政府、中央政府等重要單位都在附近,時時刻刻車水馬龍。羅馬的亂中有序,在這裡有了最完美的展現。在這四通八達、人車魚貫的路口,僅有一端有紅綠燈,其他只有斑馬線。駕駛和行人各憑默契、毅力或實力,決定誰可以往前走。 黑色岩塊映襯著羅馬處處古蹟,相得益彰。不過,現代汽車經過這些古老街道時,就像是開蹦蹦車,上上下下跳動不停。而且「聖彼得小石」的道路維護不易、費用高,手頭拮据的市政府去年一度想要拍賣這些古老玄武岩塊籌錢,然後改鋪柏油路。但批評者認為「聖彼得小石」是城市的靈魂,即使道路凹凸不平也要保存下來,這才能展示羅馬的十足個性。 巴西 黑金城老街 見證淘金殖民史 巴西從西元一五○○年葡萄牙殖民者登陸開始算起,至今已有五一六年的歷史,許多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古城,經過了時間洗禮,散發出深沉的美。在那裡呼吸不到急躁,無論是清晨還是午後,走在這些古城的老街上,一排排古厝在陽光照射下,連石牆上的青苔都給人慵懶的感覺。 巴西著名的歷史古城多建於十七、 十八世紀開採黃金時期。從米納斯吉 拉斯(Minas Gerais)山區的人類遺產「黑金城」奧魯普萊多(Ouro Preto),經過歷史古城基拉甸奇士(Tiradentes)到里約熱內盧南海岸的港埠巴拉奇(Paraty),這些由古棧道「皇家之路」貫穿的歷史古城版圖都不大,歷史中心街道兩旁,商店、餐廳、民宿林立,無論是乘坐小馬車還是用步行的方式,都可以沿著一條條的老街慢慢認識古城。 造訪不同的歷史古城和老街,都有不同的感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古城愈具魅力,吸引遊客人潮愈多,歷史中心與外緣新市街之間的差異也愈來愈顯著。若非親眼所見,往往很難想像,一條馬路的距離,可以相隔幾個世紀的歷史。 二十年前第一次踏上巴西歷史古城的石板街道,達達的鐵蹄聲就在遙遠的記憶深處響起。誰曉得,或許在某一世我也曾經身為商旅騾隊的一員,在這些古道老街上披星戴月數年過? 前一篇文章 里約奧運專題 下一篇文章 信步古城老街 重尋城市記憶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5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6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7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08《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09葡萄牙纜車脫軌 至少15死2025.09.0510畫廊外牆 壁畫吸睛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如何在科技時代 增進認知與創造力過度依賴AI 認知衰退有隱憂人為何想去天堂或淨土日常生活情境 運用優勢談判模式敬畏情緒 跨越心靈與科學【複利效應】累積無價心靈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