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社工 陪原童一起轉大人 李祖翔 |2016.05.24 語音朗讀 29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要融入部落、帶動發展與改變,吳家慧等社工與義工、藝術家一起彩繪建物。 圖/吳家慧提供 自己的部落自己經營,吳家慧(右一)帶起社區改變風潮,讓原住民對家鄉更有責任心。圖/吳家慧提供 吳家慧覺得,社工一直都在做中學,連攪水泥都略懂一二,圖為協助彩繪。 圖/吳家慧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圖/吳家慧提供 去年八月,中颱蘇迪勒挾帶豪雨重創烏來、福山部落,被迫安置在新店大豐社福館的住民中,「獵人爸爸」小強特別掛心山上,總叨念「要回去整理家園、把道路弄好」,後來政府提供重建工作,他也熱心擔當小組長,與年前相比,他對家鄉很少表露如此濃烈的情感,賦予他「性情大變」的關鍵,是家扶社工吳家慧的出現。 社區展力 從彩繪開始 都市來的社工如何融入部落?吳家慧的回覆是:「我們連續三年邀國際義工與藝術家入山彩繪。」一○四年開始,吳家慧等人開始部落青少年展力工作,找出部落特色建物作美化,復興泰雅族的「姻親路」,推出結婚舞台等景點,更讓人們知道「揹得起新娘才算有擔當」的傳統智慧,而在他們帶孩子到宜蘭破冰行後,有效率地突破心防,互動融洽得好到不能再好。 社工的本事在找出問題、做資源連結、最終解決問題,所以很快觀察到青少年面臨的困境:「國中剛畢業的孩子會到山下老街打工,或在溫泉會館值大夜班,覺得有錢賺就好,沒想過安危。」原來從部落到老街有三十分鐘車程的距離,孩子要挑夜行走。 而繼續升學的孩子到平地讀書,適應不良,輟學後漸漸失去自信,覺得低人一等,又缺少正向模範,以致青年只懂得作粗工,並非勞務工作不好,只是社工認為,山上的孩子應該要有更多的可能性,他們的人生應有「選擇權」。於是吳家慧在部落主要推動兩個計畫:經營「部落小旅行」促進觀光就業,和與兒少一起開辦「部落小店」,打造市集。 部落旅行 釀護鄉情節 「自己的部落自己經營」是推出部落小旅行的動機,去年五月已試辦,打著「google地圖找不到」做口號,一梯次能帶八名旅者進部落,享用部落媽媽的獵人便當,吃竹筒飯、學族語再聽故事,深夜獵人爸爸帶他們上山,感受狩獵前的祈福儀式,並尋找飛鼠眼睛,「聽說牠們的眼睛在星空下特別亮!」第二天可以學做部落早餐、在水圳步道踩水、穿梭蝴蝶公園,最後跟著孩子們到大羅蘭溪跳水──獵人爸爸小強就是在這樣的導覽中改變性格。 小強主動做了富含特色的弓箭,把導覽當成自己的事業做,與從前需要他修繕,卻搞失聯、爽約及醉酒而來大相逕庭。有中日混血的小男童,參加第一梯後印象深刻,堅持留在山上直到第二梯開始,爸媽也同意,此舉更讓小強感受到,讓客人認識家鄉很有成就感,所以風災的出現打斷小旅行的活動,才讓他急切地要修復,不再袖手旁觀、等待救助,對部落愈來愈有責任心。 大人有了蛻變,接著是青少年的引領。社工打聽到孩子六、日要打工,便利用平日的晚間七點到九點提供社團服務,其中舞蹈班從兩個國小學生聚集到十二名國高中生,從姍姍來遲、缺課到自己選出隊長,監督出席率,改變令人振奮。 一位法國廚師邀孩子用餐,吳家慧提議,不如每個月到部落教一次烹飪?結果廚師帶著孩子作出以桂竹筍、珠蔥和馬告為特色的創意料理,孩子更想出炸香菇的佳餚,對畢業後的人生有憧憬,常說要去韓國當舞者、要作福山阿基師!當社工再提議讓他們經營小旅行後,孩子自擬菜單,儼然有了獨當一面的雛形。 擺脫困境 社工是關鍵 社工投入的成果有目共睹,箇中辛酸卻少有人知。吳家慧分享,他們下午五點就得準備音響設備和獎勵品上山,有次落石擋路,正猶豫要不要回去,最後仍是與另一名女社工一起下車搬石頭;到了學校,先為孩子張羅晚餐,一番打鬧後陪著練舞,有任何狀況隨時輔導、聽他們說話,下山往往是十一、二點,回到家就深夜了,「都不敢讓家裡知道工作情形,怕會擔心。」 吳家慧覺得社工一直都在做中學,除專業技巧,她也參與砍竹、割竹、烤竹,連攪水泥都略懂一二;上山用的車子也很萬用,載過各種東西,例如馬桶,社工付出那麼多卻都明瞭,直接改變問題有多困難,除非「被雷打到」出現奇蹟,但是社工能讓改變的機率提高,這就是付出的動力。到家扶任職即取得社工師執照的吳家慧,日前榮獲新北市社會工作師公會舉辦的閃亮社工新秀獎,讓一年多的付出畫下更好句點,但她依然想提醒自己:秉持原則、懷抱熱情,對正確的事有所堅持,不放棄對正義和平等的追求,在助人路上持續前行。 前一篇文章 體貼揉入設計 打造友善無礙空間 下一篇文章 物理治療師 早療轉變特殊兒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