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生物 中文鳥名大不同 (2) 文/陳仕泓 圖/陳王時 |2016.04.27 語音朗讀 22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小水鴨(綠翅鴨) 圖/陳王時 頭翁(白頭鵯) 圖/陳王時 花嘴鴨(班嘴鴨) 圖/陳王時 有時候鳥類命名的過程,會回歸到這個鳥類的特徵或其特別之處,讓我們可以從名字本身去解讀這個鳥類的重要特色,只是有時候語言的表達難免會有一些字詞的差異性。當然,有時也只是我們對於鳥類特色與特徵的解讀不同。圖/陳王時 有時候鳥類命名的過程,會回歸到這個鳥類的特徵或其特別之處,讓我們可以從名字本身去解讀這個鳥類的重要特色,只是有時候語言的表達難免會有一些字詞的差異性。當然,有時也只是我們對於鳥類特色與特徵的解讀不同。圖/陳王時 文/陳仕泓 圖/陳王時 有時候鳥類命名的過程,會回歸到這個鳥類的特徵或其特別之處,讓我們可以從名字本身去解讀這個鳥類的重要特色,只是有時候語言的表達難免會有一些字詞的差異性。當然,有時也只是我們對於鳥類特色與特徵的解讀不同。 比方說,濕地埤塘環境當中常見的花嘴鴨,大陸稱呼為班嘴鴨。其實兩個名稱都是在強調牠嘴喙尖端的白色斑點,斑點跟花班是相近的意思,只是選擇表達的方式不同。但不論名稱為何,都不影響這種大型鴨子的生存能力,這種大型的鴨子適應力非常的強,目前在台灣、大陸兩岸的數量也愈來愈多。 另外一種在濕地環境中常見的小型雁鴨科鳥類小水鴨,大陸那裡稱呼為綠翅鴨。小水鴨是目前體型最小的遷移性鴨子,起飛時翅膀的中後端會有綠色的羽色。不管是小水鴨還是綠翅鴨,兩邊所要表達的名字都各自有所意涵,只是選擇方向不同而已。 另外,鳥類命名到底要不要回歸科學命名原則,還是要選擇傳統的命名模式,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時常看到的白頭翁,在大陸命名為白頭鵯,鵯科鳥類是常見的林鳥,擁有許多族群,而白頭翁就是其中一類,台灣長久以來便以此名稱稱呼,但有一類的小型鳥類科名為鶲科,外型乍看之下跟白頭翁有些相像,且翁、鶲讀音相同,所以總有人誤會白頭翁是鶲科鳥類。 到底要不要回歸科學命名這個問題,我想還是必須站在尊重過去的傳統及文化觀點上,讓鳥類沿用祖先保留的名稱,當然,到底應該如何命名,見仁見智,還有待大家互相討論、溝通囉! 前一篇文章 快樂塗鴉簿 侏羅紀公園 下一篇文章 創作花園 我們這一家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慶生會【快樂塗鴉簿】春天來了【陳老師說好故事】洛陽紙貴(下)【快樂塗鴉簿】鬱金花展【陳老師說好故事】洛陽紙貴(上)【快樂塗鴉簿】丹頂鶴 作者其他文章奇妙生物 鷿鷈與油雞奇妙生物 當鳩遇到梟奇妙生物 台灣藍鵲的那些小祕密奇妙生物 葦鷺 生性害羞的草上忍者奇│妙│生│物 空中梟雄 鴟鴞奇妙生物 中文鳥名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