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佑純基隆報導】基隆市教育處策畫「廟堂講學」活動,希望透過融合信仰、學習、社會參與的「廟堂講學」模式,邀請在地文史專家、學者等,讓民眾重新認識基隆,首場「廟堂講學」昨在慶安宮登場,教育處表示,目前已與基隆港附近多座宮廟討論合作事宜,還會在其他宮廟開學。
「終身學習不只針對老人,還有小孩,而祖孫常一起來廟宇,加上基隆廟口是觀光客必遊之處,想結合兩者,吸引更多人走進廟宇聽演講、參加活動。」教育處處長陳素芬指出,「廟堂講學」是全新的概念,講座內容也會放在教育處、社大網站上,供民眾點選。
慶安宮主委童永強調,慶安宮主祀媽祖,建廟二百多年來,不只是地方信仰中心,也積極從事文教、公益等活動,已連續十年受內政部表揚,「只要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我們一定率先去做。」
基隆社大表示,與慶安宮合作的「廟堂講學」,每個月舉行一次,安排各式社教課程,昨天始業式邀請慶安宮主委童永講說「基隆慶安宮歷史與現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