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件事雖非大震撼,但與中道密切相關,且影響世事人心及人類生存安詳與生命價值。一是廣傳中道思想的禪宗大師上惟下覺大和尚已經在四月八日圓寂,令人無限婉惜!緬懷大和尚對於儒釋道中華文化道統之傳承及中道觀念之啟發與開示,如能究明其真諦,並善加運用,則人人內心清淨、社會祥和樂利、國家安定和平。雖哲人已遠,但深受啟蒙,更加追思與感念,也盼大道常存,長留典範於人間。
另一是創刊七十年的《中華日報》,一直期許以中道讜論、關懷世事、報導真相為核心理念,中華日報在民國三十五年創立,黃肇松董事長表示「一枝草一點露,緬懷曩昔,中華日報在憂患中誕生,在艱困中成長,在耕耘中茁壯」;周年慶中他大聲疾呼,中華日報願與大家共同造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境界,聞之令人動容與振奮。
誠如古德所謂「心淨國土淨、心安社會安、心平世界平」。中華文化道統能傳承五千年,且能遍及全球綿延不絕,在於中道思想之完善體系。其擁有透徹明了、圓滿究竟之人生觀與宇宙觀。
儒釋道主張雖略有別,但其觀念脈絡與思想體系則是一體。儒家重入世、道家重出世;佛家小乘思想重出世,大乘思想則重出世又入世,而三者對出世與入世則都有相同觀念與看法。三者雖著重點有別,但宇宙一體與天人合一觀念則相同,也就是宇宙萬物及生命流轉都是眾心性共同造就,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觀念,才是良善、完整與圓滿。所謂自利利他、悲智雙運、民胞物與、仁民愛物、悲天憫人、世界大同等都是其中主要代表理念。
人是萬物之靈,也是主宰整個地球變化之主要力量。常謂「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革新必先革心」,佛說「大地眾生都有本具佛性」、「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念動三千」,則人格、人性與人心即是儒釋道宇宙觀、本體觀與人生觀之共同下手處,若能融合運用,並深植廣傳,才能真正為天地立正心、為生民立正命、為往聖繼絕學,最後也才能促成國家長治久安,共同為萬世開創太平之康莊大道。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唯一能將中華文化之精髓與儒釋道所有的思想與文物保留得最完整、運用得最完善,只有中華民國。而且台灣佛教界倡導大乘佛法,尤其四大名山,包括北法鼓、中中台、南佛光、東慈濟等在海內外帶領大眾力行實踐,得在一昧重科學功利之現時代,已頻頻呈現經濟社會與自然等危機下,高倡自利利他、悲智雙運、和諧圓滿,不偏科技或人文,又能圓滿運用科學與人文之中道理念,也期能成為新時代挽救人心、社會與地球之重要支柱。
上惟下覺大和尚提倡「佛性本具、人皆可頓、當下即是、個個成佛」的出世理念,也啟發大家「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的入世修行,「人成即佛成」可圓滿出世與入世。果真人人尤其是所有領導者都能放下成見,體會中道思想之真正意涵,並善用於所有待人接物與為人處世,加上所有媒體共同發揚及人人身體力行,則北宋張載之「四為」理念,終可共同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