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鉛中毒 無所不在的鉛毒

文/顏宗海醫師 |2016.04.10
1164觀看次
字級
▲橋墩塗上紅色油漆,含鉛的紅色油漆經過日曬雨淋之後會釋放於環境中,造成鉛汙染。圖/蘇木春
《食品不安全的年代如何自保》,平安出版

文/顏宗海醫師

台北市及新北市自來水管被爆出鉛管老舊的新聞曾經在媒體上沸沸揚揚,許多民眾都擔心喝到含鉛的水,危害健康。鉛水管的確可能汙染飲用水,例如香港發生過一起鉛中毒事件也是因水管銲接鉛而引起的,因此很多先進國家都已全面汰換自來水鉛管。

更換自來水管並非短時間能立即完成,建議除了政府做好檢驗並公布各區水質報告的把關工作之外,民眾一早起床可以先打開水龍頭,讓水放流五分鐘之後再使用,如此可將整晚未流動、含鉛量較高的水質流走。此外,也可以多清洗水塔,把沉積的重金屬鉛沖洗掉,減少將鉛吃進肚裡的機率。

鉛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具有腎毒性,若長期接觸會傷害腎臟的健康;此外,鉛也具有神經毒性,會導致慢性貧血以及致癌的危機。歷史上最著名的鉛中毒案例,就是樂聖貝多芬傳聞因鉛中毒而死亡。貝多芬個性躁鬱,生前飽受耳聾、腹痛、背痛及水腫之苦,可說是諸病纏身。據說這位音樂大師生前曾尋求很多醫師的治療都沒有效果;五十七歲時,他在病痛的折磨下離開人世,真正的死亡原因卻始終是個謎。二○○○年,美國能源部利用先進光子源(Advanced Photon Source)拿到了貝多芬的頭髮進行化驗,發現其中含有鉛,貝多芬的死亡之謎終於揭開了,推測是「慢性鉛中毒」奪走了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健康。

不只是古代有鉛毒害,現代人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有鉛汙染的可能,像是含鉛汽油、老舊自來水管、鉛電池、油漆顏色、含鉛口紅、來路不明的草藥及含鉛紅蠟燭等。二○○○年,政府主管機關已經禁用含鉛汽油,但是我們的周遭環境仍處處隱藏著鉛汙染的危機。舉例來說,很多地方的橋墩會塗上紅色油漆,含鉛的紅色油漆經過日曬雨淋之後會釋放於環境中,造成鉛汙染,也可能飄進河水裡,讓河中的魚暴露在含鉛的環境當中,倘若又進入食物鏈裡,人類食用之後,就可能殘留鉛在體內,影響身體健康。

從醫學的角度而言,鉛會對全身器官產生危害,尤其是造血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及生殖系統,因此對於鉛汙染,不能等閒視之。

(摘自《食品不安全的年代如何自保》,平安出版)

作者簡介

顏宗海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現職為長庚醫院腎臟科臨床毒物科主任。在林口長庚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遇到影響他最深的老師——「俠醫」林杰樑醫師。顏醫師在林杰樑醫師門下專攻腎臟醫學與毒物學,發表過一百多篇國際期刊論文。在林杰樑醫師過世後,曾與他共事長達十八年的顏醫師延續恩師未完成的研究,並接棒成為媒體公認的「食安守護者」,積極傳授民眾正確的飲食觀念,希望打造業者良心、政府用心、民眾安心的健康社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