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花集.紅樓夢】 寫在春天的盡頭── 大觀園裡的青春塚

文/朱嘉雯 |2016.04.05
1089觀看次
字級

文/朱嘉雯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著名的「湘雲眠芍」,寫在春天的盡頭;史湘雲沉眠於重重疊疊的芍藥花瓣之下,這是一幅唯美畫,更像一首抒情小詩。曹雪芹將一座青春花塚的意象,鋪陳在我們的面前!而湘雲手邊所掉落的扇子,在花團錦簇、蜂圍蝶繞之間,只露出一小半,卻盪漾著無以言喻的豐美!猶如它的主人,走到了春天的盡頭,青春的終點,也即將為落英所掩埋。人們唯有在追憶之中,才能捕捉她們嬌嫋不勝的容顏。

那日大觀園的女孩子們因賈母、王夫人不在家,沒了管束,於是任意取樂,滿廳中紅飛翠舞,玉動珠搖,一時間熱鬧非常!玩了一會兒之後,大家漸漸散了,卻忽然不見了史湘雲!姊妹們只當她在外頭自便,一會兒就進來的,誰知愈等愈沒了影兒!於是差人各處找去!

幸而後來有個小丫頭笑嘻嘻地走來,對大家說道:「姑娘們快來瞧啊!雲姑娘喝醉了,圖涼快,現在山子後頭的一塊青石板凳上睡著了!」眾人聽說,都笑道:「快別吵嚷!」說著,都走來看,果見湘雲臥於山石僻靜處的一個石凳子上,此時已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撲了一身,滿頭滿臉滿衣襟,無處不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也掉在地上,有一大半被落花埋了!落花之上還有一群群蜜蜂、蝴蝶鬧嚷嚷地圍繞著。

在史湘雲被一陣紅香芍藥「掩埋」之前,《紅樓夢》的作者已兩度寫了寶玉和黛玉將落花掩埋的場景,第一次是在三月中,寶玉和黛玉在桃花樹下共讀《西廂》,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過,把樹頭上的桃花吹下一大半來,落得他們滿身滿書滿地皆是;於是他二人便一同收拾了落花,將之掩埋妥當。

至第二十七回,作者又寫道林黛玉因夜間失寢,次日起來遲了,聽說眾姐妹都在園中做餞花會,她便獨自到素日葬花之處,心裡還為昨夜晴雯不開門一事,對寶玉惱怒,如今看見滿園落花,又勾起了傷心的愁思,因而吟詠道:「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等句,直覺想到了自己的死亡與葬禮。

芒種節在古風俗中,意味著夏日到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因此閨閣中人都為春天餞行。大觀園中的女兒們這天一早起來了,紛紛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又用續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然後將這些手工做成的「交通工具模型」,用彩線繫在每一棵樹梢上,此時滿園裡繡帶飄搖,花枝招展,女孩們為了參與這場「告別春天」的儀式,人人都穿著美麗的服飾出席,書中描寫她們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不久後,黛玉讓雪雁準備了一些菱藕瓜果,又叫紫鵑將屋裡的小琴桌搬出來,放在外間,再取一只龍文鼎來與瓜果一同擺放在桌上。寶玉疑惑地猜想道:是不是姑爺姑媽的忌辰到了?可是記得這日期已經過了,因為每年老太太都會吩咐另外準備餚饌給林妹妹做私祭的。那或許是七月瓜果節,家家都上秋季的墳,林妹妹有感於自己孤零零一人在外,心裡想念父母,因此在私室奠祭,也是取《禮記》「春秋薦其時食」的意思。他在探望過王熙鳳之後,便來到瀟湘館,一進院門,只見爐嫋殘煙,和奠餘玉醴。而紫鵑正看著人搬走陳設,並將桌子抬回屋裡。寶玉心知奠祭已經結束。當他走入屋內,只見黛玉面向裡斜靠著,病體懨懨,大有不勝之態。

大觀園眾女子設餞花會告別花神時,史湘雲為落花馨瓣所掩埋;林黛玉在春日融融之際,兩度埋葬落花,又於瓜果節為父母私室祭奠;賈寶玉在王熙鳳生日這天,私下到井邊哀悼金釧,又在自己生日的時候,親手將女孩兒們鬥草玩剩的夫妻蕙與並蒂菱,以土掩埋了……

生生死死,隨土而化,《紅樓夢》竟像是一場巨大的葬禮,隨處潛藏著「青春花塚」的意象,與揮別人間的送行儀式,讓讀者在閱讀之間,逐步完成了面對自我青春的哀悼與告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