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小燈泡的光亮

 |2016.03.31
2458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內湖發生女童小燈泡慘遭殺害案件,震驚整個社會。經過連日來的討論,才發覺台灣的社會安全網絡到處是破洞。廢死議題的討論、精障人士的安置就醫也處處是死角。不定時炸彈滿街跑,不只孩童沒有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大人也可能在走路,搭捷運時莫名挨上一刀。小燈泡的走牽動整個社會的傷痛,也是啟動補破網的時候了。

馬英九總統到小燈泡家去慰問家屬;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到現場獻花和布偶,並在臉書上發文,除了安慰家屬,還說:「我們的社會安全網,有很多破洞,我的責任就是讓每一個可能掉出這張網的邊緣人,都可以被這張網接住。我會用盡全力,把這些洞補起來。」小燈泡短暫生命的驟逝,正是我們邁向更理性成熟社會的開始。

藍綠因為這個議題有了共識,不再理盲的互鬥了。衛生福利部立即開會著手修訂《精神衛生法》,擬將有毒癮、酒癮者及高度自殺風險等三類病患納入強制就醫的範圍,以保障病患及周遭民眾的安全。許多家庭無力照顧這些患者,只好任其隨機失控,對社會治安造成甚大的危機;現在強制就醫的門檻太高,放寬之後,固然會增加有形的社會成本,卻會減低無形的風險。照顧這些病患是社會的責任。宜蘭縣政府將第一級精神病患監控納入每周的治安會報,是值得肯定的作為。

這次事件討論最熱烈的還是廢死議題。從漢朝劉邦入咸陽城與民約法三章以來,「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就是華夏社會的鐵律。歐洲國家的價值不見得就是所謂的普世價值,歐美國家的「兩公約」未必適合所有人類社會的價值。殺人者不死難平家屬之心,難以規範社會秩序,畢竟「殺人者的人權」無法與「被殺者生命權」等量。閣揆張善政說,廢死需要社會高度共識,現在顯然還差得很遠。在人性需要法律規範的當下,討論廢死對人類社會還太遙遠。

在整個社會沸騰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一個最堅強、最理性的身影,就是小燈泡的母親。她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噙著淚水,條理分明的說明案發過程,沒有抱怨,沒有崩潰,只是感謝路人的協助,澄清媒體錯誤的報導。接著廢死的議題開始發酵,她又發文希望不要藉此事件在此刻討論,因為她之前未曾想透、現在也還未想透。言下之意是在這節骨眼上討論這個議題太突兀,也難以理性。

緊接著她發千字文表達對小燈泡的想念,同時呼籲大家要關心身邊的人,用愛去抱抱自己的家人。這不但表達了家庭的重要,也希望社會重新拾回對親情倫理和愛的重視。我們都太疏於對周遭親人的關愛,社會才會有這麼多的邊緣人,這些邊緣人流落街頭躲在社會暗黑的角落裡;因為缺乏關心,也對生命絕望,成為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誠如蔡英文在現場留下的一張小卡片上說的:「阿姨不會讓妳白白犧牲!」讓小燈泡安心的走,需要大家的努力,這不是靠一陣議論之後就可以達成的目標。我們要成為一個理性成熟的社會一如小燈泡的母親,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願小燈泡在這個過程中能照亮黑暗角落,照亮整個社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