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是否涉及家族炒股指控,及他個人與浩鼎生技公司的關係,連日好戲連台,先是他主動請辭、滯美不歸;第二天又傳出浩鼎的新藥臨床報告已獲美國腫瘤學會接受。至今,由於翁啟惠採取消極迴避的態度,整起事件仍理未易明,如霧裡看花。這事件已令社會大眾對中研院長的操守與道德準繩感到震驚,國家最高學術單位的形象嚴重受創;政府當年為了翁啟惠而修改國籍法的做法,如今看來也是一場笑話!
浩鼎案只是一生技公司進行新藥藥效解盲實驗失敗,台灣進軍生技產業受挫的高科技產業事件。但隨著浩鼎股價大跌,翁啟惠替浩鼎解盲失敗說話、背書,事件開始有了不尋常的發展。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翁啟惠雖然信誓旦旦的說,自己一張浩鼎的股票都沒有,但稍後卻被媒體發現,他的女兒不但有浩鼎股票,而且名列十大股東之一,令外界震驚,輿論譁然。
翁啟惠最大的盲點是,他認為,自己沒有持股、女兒買賣股票過程又一切合法。而且,他之所以替解盲失敗的浩鼎緩頰,是回應媒體詢問而答覆,並非主動站台。這些說法,看似言之成理,是外界誤會了他。
他是中研院院長,除了法律上的分際,他還有政治與道德上的紅線區。更可議的是,他明知女兒是浩鼎的大股東,自己應利益衝突,仍替浩鼎說話;遭外界質疑後還再三辯解。
翁啟惠在法律上,也並非完全無責。他已承認,女兒買股票的錢,來自他的贈與,有贈與稅的問題,但其財產申報上並沒有紀錄。翁啟惠女兒也被查出,在浩鼎宣布解盲失敗,股價大跌之前,就有出脫股票的事實,是否涉及內線交易、他女兒賣股也是他的決定,引人非議。
在政治上,中研院隸屬總統府,不論在位階體系或學術研究上,都是最高單位,如今院長涉入炒股醜聞,不是下台就可了事。
是他面對事件的態度,最令人痛心氣憤。他先以一紙新聞稿回應,但因涉及專業,及愈來愈多的疑問,他概不回答,日前又稱病請辭。
翁啟惠不回台,有恃無恐的是,他雖已擔任中研院長十年,但當年陳水扁任命他時,特別為他修改國籍法,成為史上第一位擁有美國與中華民國雙重國籍身分的中研院長!這樣的禮遇,卻換來一位不斷捲入宇昌案、浩鼎案的落跑院長,也是史無前例的醜聞。
即使翁啟惠能自浩鼎案脫身,中研院內已有研究員發出連署罷免他的聲音。理由不只浩鼎案一事而已,還涉及他修改院內特聘研究員待遇的規定,可以不受公務員六十五歲退休限制;甚至可終身領高薪。這也被視為自肥圖利之舉。
中研院從成立開始,歷任院長都清廉自持,令譽在外,不但個人受人尊敬,也捍衛維持了中研院的尊嚴與形象。而今卻沾染政治,連金錢利益也不知迴避。新舊政府都要知所輕重,明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