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電價將依例調降,蔡英文的政策辦公室執行長張景森呼籲撤案。因事關民生經濟,民進黨中央一開始力挺,最後表示尊重立院決議。政策大轉彎,凸顯綠能理念的困境。
四年前馬政府油電雙漲,民進黨猛批不顧民生。如今民進黨傾向不降電費,高雄工業界不滿,當初油價大漲而調高電費,如今油價跌逾六成,調降是天經地義,不宜政治操作。
不過,工業界不是一片抗漲聲。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日前重申,台灣沒有電價低廉的條件,早該漲價。蔡英文參訪該公司時澄清她「十年不漲電價」的說法,是被簡化的既定印象。她的主張是「基本度數不漲價」,減少電價波動。
台大公衛學者詹長權表示,低電價來自容易產生汙染的火力發電。他在台塑六輕進行的研究發現,住家離六輕九公里內(高暴露)的兒童,罹患氣喘、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的風險高出一點六至三點五倍。
國人偏好低電價,忽略燃煤發電帶來的疾病,付出更高的健康成本。詹長權強調,在空汙改善前,不應調降電價,誘使民眾不知節制。
蔡英文的能源政策,短期包括落實節電與尖峰負載管理、需量競價,長期則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她當選總統後,參訪台中火力發電廠,對環保團體「二○二五非核、無煤家園」的提議表示驚訝,說沒想到非核之外,還要面對無煤這麼困難的事。
去年底,外傳「臉書」有意來台成立資料中心,被認為證明台灣投資環境佳。但台灣獲得耗電量大的雲端產業青睞,主因是低廉電價。我國電價之低,排名全球第四,亞洲第二,低到不合理地步。
節省用電和電費高低成正比,電費高,民眾才可能節能。當前油價不斷下跌,燃油發電成本低,民眾節電的誘因也愈來愈低。
台灣能源幾乎全仰賴進口,國人必須正視電價不合理的事實。想要追求「非核家園」,勢必增加依賴石化能源及綠能。石化能源會製造汙染,綠能會有供不應求(缺電)問題,電價非漲不可。若加上「無煤」的要求,電價更沒理由便宜。考慮到汙染與疾病,訂定電價應及早納入空汙成本。
電價漲跌都有民怨,政治人物為求周全,既抗漲,又抗跌。民進黨能源政策遭質疑,認為「保證非核」、「不缺電」、「不漲電價」三者不可能同時實現。而民進黨迴避「長期電價調漲」問題,是既要「電價民心」,又要「綠能民心」。這才是蔡英文面對「無煤」所說的:是很艱難的事。
委內瑞拉是產油大國,汽油舉世最便宜,但調高油價是該國禁忌,因一九八九年曾造成暴動,以致數百人死亡。去年以來國際油價暴跌,重創委內瑞拉經濟,民怨四起。總統甘冒「暴動」風險,宣布十七年來首度調高油價,漲幅高達六十倍,但調漲後每公升仍不到台幣一元,仍是全世界最便宜。
民主時代,民意至上,但民意有時會淪於盲目、非理性、情緒化。當情感取代理性,情緒充斥社會,政府必須有所堅持,民代必須說服選民。一面倒討好民意,抗漲又抗跌,無益國家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