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減陸客 台灣觀光會變成怎麼樣?

李碧華 |2016.03.26
1582觀看次
字級
國父紀念館是陸客必遊。 圖/陳東尼

文/記者李碧華

陸客,真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這一日的阿里山上,已近黃昏,賣茶葉的阿喜對突如而來的清閒有點不習慣。以往的午後,下山的陸客正好來喝杯茶歇腳解渴,一屋子都是喝茶的唏嗦與賣茶的么喝。

現在,只有她和老闆四眼對望,看來今天的遊覽車不會再來第二波,到黃昏就要準備打佯。

台北的曉菁騎單車在國父紀念館繞了好幾圈,「終於可以呼吸了。」她這麼說,是因為陸客從101大樓擠到國父紀念館,已有極長的時日,滿耳朵都是各類鄉音,尤其在挑高而迴音極重的101,「歐麥尬,嗡,嗡的大嗓門,像千萬隻蜜蜂在響,也像揚聲喇叭,高分貝。」她形容。

「看一個社會的文明標準,應是看人在公共空間到處嚷嚷?!還是以自我約束來尊重環境。」曉菁說到這,話鋒一轉,卻又興起社會關注的感傷說,要能生存,才顧得到其他,陸客不來,的確有傷商機。

因為,從統計看來,去年來台一○四四萬人次以上,已達最起碼的目標,而陸客佔比就高達四成,是最大的旅客來源地。如果台灣沒有觀光時,會是一個怎樣的台灣?「尤其當沒有陸客來台觀光台灣又會是怎麼樣變化?陸客限縮問題愈來愈嚴重後,產業界可能會急逼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政治上表態。有業者揚言集體到台北抗議,或號召遊覽車上街遊行,各大公會都在積極安撫,希望能夠和政府冷靜溝通。 」

前任旅行公會秘書長,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高慶也憂心地表示,「三月縮減三分之一陸客量。如果不含機票,平均一名陸客在台的消費金額是三萬元新台幣,台灣觀光產業就會少賺三百億元,這還不包括其他伴手禮等開銷,台灣觀光產業將會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他說,現在熬不住的都是個體戶,一般公司可以熬幾個月,目前來看,四月份勉強可以維持,但是有壓力。如果520後還是沒加量的話,觀光產業的倒閉潮、無薪假、裁員等問題,都會陸續發生。

許高慶再強調,「台灣現階段最好的兩大新興產業,是高科技及觀光產業,而觀光產業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經濟上的產值,同時也帶給很多效益,這是其他產業絕對無法做到的。」在整體業務上,特定客群人多自然問題就多,尤其大陸正處於觀光輸出大量成長的階段,類似三十年前的台灣;「因兩岸的特殊情況,如何避免重大負面的衝擊,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在市場上的風險管理是大學問,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面。」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政府及產業界也懂,但是這些年來沒有努力過嗎?

至少喊了多年,觀光局也一直都有瞭解到其必要性,而積極努力要克服,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許高慶懷疑,新的執政人員又再喊同樣的「口號」,甚至於祭出給東南亞十個免簽證措施,問題是在目前國安的管理考量上,可能嗎?又如果真的能落實,以政府的「行政效率」,短期內能把相關措施並通過行政程序而實施嗎?又東南亞等地的旅客人數及產值能取代陸客嗎?「那我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從量體及產值絕對不可能取代。」他說,大家應該知道每一項業務在市場推動開發,都是一項很大的挑戰,特別是觀光市場屬於全世界性的競爭業務,尤其當今亞洲各國都是卯足全力搶進市場,甚至以「觀光立國」列為國家最重要的政策在推動。

「所以我們如果要以觀光局少而有限的預算及人力,就能夠很快達成嗎?所以最容易取得的陸客可以沒有嗎?」他不禁一再懷疑。

兩岸心聲

時間就是 觀光產業的成本

其實陸客來台交流影響是雙面的,大陸片面限制其人民來台交流,不僅剝奪其人民來台旅遊及交流的權益,也會影響其航空、海運及旅行社業務;更會破壞兩岸處於最和平的現狀。好不容易自2008年全面開放來台觀光的政策後,累計至今有近1600萬以觀光名義來台的人次,讓兩岸得予進行超越政治的各類交流,建立了兩岸人民的最友善關係,有可能就會被破壞掉。

所以,大陸方面也要慎思的;當然我們的新政府為了兩岸的和平及觀光產業的生計及發展,也應該要盡速適切的表態,不一定要等到520,因為時間就是觀光產業的成本;同時國人也不要因為目前陸客來台觀光存在的一些缺失或是脫序個案而反對,因為我們的觀光局及相關的主管機關都已經有各種改善措施在進行,相信這些狀況一定可以被化解的;總之,維持「現狀」絕對是兩岸人民的心聲。

市場消息

空窗期 業者投訴無門

●縮減1/3的陸客量。如果不含機票,平均一名陸客在台的消費金額是3萬元新台幣,去年400萬陸客只要少100萬人次就好,今年台灣觀光產業就會少賺300億元。

●現在只有具有規模的觀光業者還可以持盈保泰,未來幾個月就很難說了。

●陸客團不來,第一線受到衝擊的就是遊覽車業者。少來一團陸客,就會有一台遊覽車閒置7、8天,完全沒收入,而一團陸客一晚只會住一間飯店,旅館起碼還可以分散客源。

●觀光產業都是沒有存貨的公司,像是遊覽車、旅館等,每天開門就要燒錢,車子和房間不能說今天沒客人,留著等明天再賣,沒有客人就會虧損。

●許多個體戶看到陸客商機龐大,自己貸款買遊覽車攬客,這是陸客限縮後馬上就會受到衝擊的族群。

●馬政府進入看守「內閣」狀態,中間還有70天的空窗期,業者投訴無門。

●兩岸一定要協調、協調、再協調,無論檯面上、檯面下都要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