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故事》鬼域 酆都

陳菽蓁 |2007.03.27
1210觀看次
字級

累朝帝主,歷代侯王,九重殿闕高居,萬里山河獨據。
西來戰艦,千年王氣俄收;北去鑾輿,五國冤聲未斷。
嗚呼!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

築壇拜將,建節封侯,力移金鼎千鈞,身作長城萬里。
霜寒豹帳,徒勤汗馬之勞;風息狼煙,空負攀龍之望。
嗚呼!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

宋‧蘇軾〈焰口召請文〉

時近清明,寒盡春來氣清景明,看這春風緲緲細雨紛紛,依山面水的這座文化古城,就更添幾分悽清之氣了。

這裡的山林原就秀美幽雅,終究是浸淫了幾千年的豐富歷史,再加上長久以來如假似真的傳奇宣染,一石一樹竟然真的蘊涵靈氣,生靈活現起來了。依山而建的樓閣宮殿、飛簷斗拱櫛比鱗次,錯落藏於群山之間,不知怎地,竟覺幾分陰森,山嵐氤氳之際行走其間,如夢似幻倒真有入了陰司地府的錯覺,側眼觀看同路人,不禁亂了心思開始「疑神疑鬼」起來,莫怪此地即是鬼域---「酆都」是也!

領了「路引」,三步併作兩步,快快通過了「奈何橋」,低眉禁語步上「黃泉路」。有人呼喚可千萬別回頭啊!猛一抬頭,這不是來到「鬼門關」嗎?

唐德宗封鍾馗為驅魔大神以斬妖邪,卻說鍾馗受了封號,空中謝恩畢,提著寶刀,插著笏板,悠悠蕩蕩,向東南而走。走夠多時,遠遠望見一座城池,好生險惡。但見:陰風慘慘,黑霧漫漫,陰風中彷彿聞嚎哭之聲,黑霧內依稀見魑魅之像.....正是:

人間不見奸邪輩,
地府壘堆受罪人。

鍾馗正在觀看之際,祇見一個判官領著兩個鬼卒飛來,高聲問道:「汝是何方魂魄?來俺這酆都城何幹?」(《鍾馗斬鬼傳》)

是耶!是耶!我等沒有受封、未提寶刀;不辯妖邪、無力驅魔,來此陰曹,意欲何幹?奈何來路已邈,回頭嫌遲,眼前「五雲洞」已到,陰曹地府入口在望矣,看來前路崎嶇、吉凶未卜;上刀山、下油鍋,十八層地獄只得走上一遭,此番生死大事就任憑發落了。

前方正是「望鄉台」,回首紅塵極目翹望,只見那古木參天、群鳥聒棲之外,山外青山樓外樓,街坊酒肆裡,親鄰故舊們想必歌舞正酣吧?不過一盞茶功夫而已,為什麼就此「陰陽兩隔」了?

閻王驚問:「陛下登基多少年了?」
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

閻王道:「陛下寬心勿慮,還有二十年陽壽。此一來已是對案明白,請反本還陽酘酘判官令太尉搖動引魂幡,領太宗出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陽大路,飄飄蕩蕩而去。畢竟不知從哪條路出身......」(《西遊記‧吳承恩》)

所幸,上了「天子殿」,通過「考罪石」的重重審判,今生為善者通通過關放行「反本還陽」,一行人終於得以重見天日了。出得城門,老樹蒼翠挺拔、陽光亮麗耀眼,哪裡還有鬼魅飄飄、鬼聲啁啾?

鬼門關走一遭,恍如隔世,再看一眼這境跨長江兩岸,地處長江上游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西周國都的歷史名山---酆都,可別只顧鬼域陰府之說,它也曾是漢代兩位仙人成仙得道的洞天福地,凡聖同居,但憑一念,昇天做鬼,皆在斯也!

任憑「將軍戰馬杜鵑叫落」、「野草閒花血染枝頭」,分明是老槐樹下、南柯一夢罷了。況成住無常、滄海桑田,酆都縣城恐怕已隨著長江水而淹沒了。

撫今追昔,不免感慨,然嘆息之先,且把蘇學士的召請文字字謹記心頭,休將這難得之身等閒空過,也不枉此番鬼門關前走一回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