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搖曳生姿的天人 文/葉子 |2016.03.20 語音朗讀 15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性喜陽光,耐旱及耐炎熱,極適合在沙灘地生存,在海濱地區常可見一叢又一叢,滿地的天人菊。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族群中少數遺傳變異導致有全黃花色之單株,甚至有些舌狀花全部或偶有管狀化現象,特殊的姿態看起來更加迷人。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果實密集多刺,種子為瘦果。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果實密集多刺,種子為瘦果。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作者簡介 葉子 出生於純樸的中部鄉下,在田園山林中成長。熱愛臺灣豐富的生態環境,認為不起眼的小花小草中藏著大千世界。一頭栽進植物的世界後,時常帶著一台相機上山下海,以生態攝影記錄野花之美,並發表於部落格,希望藉此傳達珍惜自然的心願。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文/葉子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農曆三月初,驚蟄帶來的春雷剛過不久,卻已喚醒了萬物。走在東北部的富貴角,眼前海浪一波又一波襲來,海岸的綠(海藻)石槽,讓人久久不能忘懷。沙灘上,環頸鴴踱步來回生動有趣,臺灣蒲公英鮮黃色的花朵依舊迷人,點綴在大地上的臺灣百合如號角般響起,黃的、白的…… 記得,那年的東北角很冷很冷,雨仍下著,鼻頭角回程過了南雅,路旁發現了那一叢又一叢,豔麗綻放的天人菊。這是我第一次遇見這麼美的野花,顧不得嘩啦啦的雨,撐著傘蹲在路旁,看著嬌豔的花朵,頓時心中溫暖了起來。當時帶領我認識植物的老師就在身旁,她還發現了不同形態的開花模樣,手指著說:「這是管狀化的花朵……」管狀化?心裡頓時起了好多問號。 許多年過去,距離上一次的見面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經過幾年的淬鍊,不同於以往,現在看植物變得很厲害了。」老師這麼說著,其實那得感謝她帶我走進植物的世界呀! 提到天人菊,就不免讓人想起如鑲嵌著綠寶石般璀璨的澎湖群島––「菊島」,因為天人菊象徵著澎湖島民在惡劣的環境下仍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菊島名字的由來。 天人菊因搖曳生姿的花容,而被譽為「天人」,為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臺灣各地的天人菊花朵長相不盡相同。在同一族群中,花色從整個頭狀花序呈單一的黃色或紅色,到花朵中心有大小不一的深色斑塊,變化多樣令人目不暇給。在臺灣中部及北部地區,更有少數因遺傳變異導致花朵外圍全部或偶有管狀化現象,更是獨樹一格。 強勢的入侵物種 性喜陽光的天人菊非常耐旱、耐炎熱,適合在沙灘地生存,它主要的花期在春天至秋天,在澎湖地區幾乎全年開花。花朵凋謝時,會從外圍的舌狀花瓣開始凋落,最後僅留一朵朵可愛的花球,其果實密集多刺,種子為瘦果。在臺灣,冬季時地上部分枯萎,根部留在地下越冬,春季再次萌芽。 天人菊屬(Gaillardia)是一種生長在海岸山丘的菊科植物,多數人,甚至包括植物學家,曾誤以為天人菊為臺灣原生植物,其實天人菊主要分布在北美及南美,是日本人在一九一一年引進臺灣,經人工栽培後慢慢適應新的環境,並在野外大量繁衍至今。 天人菊引進臺灣已有一百多個年頭,經過人工培育,更孕育出園藝品種亞利桑那—橙黃、紅、太陽等系列,植株矮小卻不失氣質,且花形大,花色雖然多變但都同樣的豔麗。美麗的花朵人人喜愛,但對整體生態來說,它仍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入侵物種,發展成一定數量,會有壓縮原生植物生存空間的隱憂。 (摘自《看懂臺灣的野花》,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葉子 出生於純樸的中部鄉下,在田園山林中成長。熱愛臺灣豐富的生態環境,認為不起眼的小花小草中藏著大千世界。一頭栽進植物的世界後,時常帶著一台相機上山下海,以生態攝影記錄野花之美,並發表於部落格,希望藉此傳達珍惜自然的心願。目前部落格已累積人次達五百萬。另著有《原來野花這麼美》、《跟著節氣去拍花》。 前一篇文章 高僧情操 捨此捨彼 夙志絕不捨 下一篇文章 引導青少年 協助子女建立價值觀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3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4【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5【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6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7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8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9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10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認識身體】臭皮囊【透視親子關係】在責任和歉疚感之間【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