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全世界注意的AI人工智慧電腦與棋王對弈的人機圍棋大賽,在經過一星期的鏖戰後落幕。大出世人意料的是,在五局比賽中,電腦竟然以接近完封的成績,擊潰人腦,以四比一的成績一舉成為世界圍棋界排名第二的「高手」!在這場比賽中,全世界見識了電腦人工智慧不可思議的進展與潛力,對之抱以更多的期望。
這次出馬與南韓棋王李世乭對弈的圍棋程式AlphaGo是由谷歌開發的;它最大的特色是,以往各種人工智慧下棋程式主要用記憶法。就是先輸入各種棋譜,然後藉電腦快速演算能力與歸納法,得出最佳選擇的下法。
但AlphaGo除了記憶、歸納,在多種「神經網路」技術下,它還多了自我學習的功能。並且它能推算、預測未來可能的發展,進而做出最佳的選擇。這一整套的演算邏輯,就和下圍棋一樣,依照目前棋盤上的布局,推衍出未來十步、甚至多至幾十步的走法。
只是,大家沒有想到,AlphaGo的能力竟然強大到可以擊敗頂尖的人腦,而且幾乎是以大獲全勝之姿,取得最後的勝利。電腦在下棋的領域擊敗人腦,並不是新鮮事,在一九九七年,由IBM開發的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就曾在西洋棋對弈中,贏了俄國棋王。
但相較於圍棋,西洋棋的棋子少,可能的下法與棋譜也少得多,圍棋十九路、三百六十一個結點的結構下,一步有二百種走法、一局棋的變化高達十的一百七十一次方!這樣的腦力遊戲,以前只有人腦可及,而在人工智慧日新月異的發展下,號稱「人類智慧最後疆域」的圍棋,終於會被電腦擊破。AlphaGo剛創下的四比一戰績,已經預示著未來的發展。
人工智慧是電腦科技的「聖母峰」,科學家費盡心思,就是想教會電腦學會人腦的思考方式,然後再在各領域為人所用。如AlphaGo具備「預判」能力;如果教會它醫學知識,它就可以透過網路,進行遠端診療,成為雲端名醫,造福世界上許多醫療資源落後區的患者。也可以成為自動駕駛,預判可能發生危險而提醒車主、擔任酒後代駕司機等,應用無限廣泛。
AlphaGo與南韓棋王這一場世紀比賽中,台灣其實並沒有缺席。替AlphaGo下棋落子的人,正是台灣土生土長的黃士傑。他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就是人工智慧圍棋。三年前,進入AlphaGo開發團隊,任資深研究員,深度參與了AlphaGo的開發。在這場里程碑的比賽中,世人看見了台灣。
從黃士傑的例子可以發現,台灣是有潛力進行圍棋之外許多尖端科技的研究。只要我們有足夠良好的制度可以發現這些「金頭腦」,並建立優良的環境來培養他們,台灣在尖端科技領域就不必妄自菲薄。我們寄望,國人在看熱鬧之餘,也能想想,在電腦最前緣研究「人工智慧」的領域,能繳出什麼樣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