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執政宜多聽少說

 |2016.03.19
1348觀看次
字級

民進黨勝選以來,準執政團隊的言行舉止似已渾然忘我,令人擔心。

如民進黨曾提出提高遺贈稅與營業稅,作為長照政策的財源,使得企業界擔心新政府一上任就要加稅。針對此問題,準行政院長林全卻強調「現在經濟不會加稅,加稅要等經濟好再說」。另一方面,他又表示長照財源應該採稅收制比較務實。

乍聽之下,上述的政策個別來看都是充滿了理想,例如不加稅確實是與民生息的善意作為;推動長照能不加稅也更令人驚喜。但是把這些主張放在一起,又好像相互矛盾,甚至左支右絀。

既然說現在經濟不好不會加稅,而長照又是當前急務,不論經濟好不好都要盡速上路,又要採取稅收制;勢必是在不加稅的前提下推動,連遺產贈與稅和營業稅在短期內都不會調高,比當初政見的財源規畫難度更高,也等於放棄「指定用途稅」的作法,長照沒有確定的固定來源保障,連開辦都有困難,又如何永續下去。

以當前中央政府財政仍然赤字連年的窘況,及法律義務支出占了超過七成以上的預算僵化程度來看,除非在支出面有具體的「節流」措施,不可能挪出大筆預算來支應長照制度。若非節流不可,則長照制度必然排擠其他部會或政事別的預算,未來的財政部長或是主計總長人選恐怕要為預算編列傷透腦筋而打退堂鼓,其他部會的首長可能也要擔心要每年彼此競爭財源而坐立難安了。

新總統期許準閣揆不只是財經內閣,更要成為「改革」內閣。則若稅制有不公不義或是妨礙經濟發展之處,就應積極改革,該加的稅就該加,該減的稅就該減,不受經濟好壞影響,這才是兼顧財經和改革的內閣應有的作為。因此準閣揆「用哪種稅收不重要,因為不管增加哪種稅,都會有人有意見」的說法,不但缺乏「改革」的精神,合理性也值得商榷;因為不同的租稅財源,會有不同的衝擊。例如調高遺產贈與稅影響的應該是財富較多的少數,提高營業稅則影響範圍涵蓋全民,選擇加稅的標的當然非常的重要。

前述並非對新政府或新閣揆澆冷水,而是有感於民進黨勝選以來,包括新總統或即將入閣的準官員在接觸社會各界或接受訪問時,只興高采烈的發表一些充滿理想的說法;不斷重述「就業、創新、分配、永續發展」四個經濟發展目標,卻未提出務實可行的具體作法,也未冷靜檢討政見內容彼此相互扞格之處,實在令人憂慮。

要注意的是,新政府團隊的任何一位準官員,上自總統,下至閣員,乃至於多數黨的立法委員,此種類似「蜜月期」的甜言蜜語,或急於表現的問政方式,其實等於不斷開出支票,誤導民眾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

說得多,講得漂亮,會讓國人更提高期待,遲早會累積成為難以兌現的許諾,而且很快地在五二○之後馬上就要接受全民的檢驗。如果稍有不符民眾的期望,失望之餘的責難和批評就會排山倒海的全面撲來,恐怕會讓新政府更加心力交瘁。

我們由衷建議新政府現在起就戒慎恐懼,少說多聽,謙卑地重新檢視選前的政見,冷靜地想想如何兌現支票,才是聰明務實的作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