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日英國研究學者發現,在英國費茲威廉博物館展出的古埃及棺材中,發現同一口棺材有不同年代、不同材料的結構,讓他們大感意外。
這些棺材有許多個人化裝飾,包括棺材主人的名字與讚美之辭等。其中,底比斯阿蒙神的抄書吏領袖Nespawershefyt的棺材上,畫滿許多圖畫和碑文,但這副棺材在他辭世前好幾年就做好了,待他辭世後才被拿來讚揚他的事蹟。經X光與電腦斷層掃描,發現這個棺材部分屬於舊的棺材,用木頭將其組合後,再用較老的木釘與卯眼小心接合,製棺的人還懂得用填充物、黏土掩蓋接合痕跡。
有趣的是,這些「回收再利用」的工匠還刻意留下了他們的指紋,研究學者發現他們會在棺材蓋內面的油漆表面上,留下突兀的指紋或掌紋。
還有一名叫Pakepu的木乃伊的棺材更是由七十四塊不同木材組成,再用一百四十三個木釘釘起來。在碑文上寫著,Pakepu是個西元前七百至六百五十年,住在西底比斯的搬水工,在葬禮業工作,受人請託為死者朗誦祈禱文以及提供祭品。
費茲威廉博物館研究人員最想了解的是,為什麼當時的人會想這樣做?其中一個的合理解釋是,真正符合木乃伊身分的木料是非常少見的,需要用到各式各樣的素材,製棺工匠只好蒐集不同棺木的零件加以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