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東華大學學生陳慶元看見放暑假的偏鄉孩子成為遊童,和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光復童工場」,設計下田社、點心社、攝影社等多元主題課程,使孩子自主學習,從實作過程中,發現家鄉的美好。
陳慶元有勇氣突破傳統窠臼,跳脫學科內容,連結鄉土資源,讓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從實踐中學習,得到寶貴的鄉土知識。
培養孩子多元發展、探索自我、獨立學習的能力也很重要,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也有非常正向的幫助。
期待更多關心偏鄉孩子的人士加入陳慶元團隊,組成「童工場」,不僅可開拓人生新視野,使個人成長受益,還能像太陽一樣伴隨孩子成長,展現對家鄉土地的熱情與疼惜。
真誠為偏鄉孩子付出關懷的心,才能點亮偏鄉孩子鄉土情懷,讓他們擁有更多的資源及轉變,才是翻轉生命和希望的根本之道。
林淑雲(桃園市/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