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千載 北齊古佛金身合璧

文/妙熙 |2016.02.21
4148觀看次
字級
北齊古佛 大陸河北省幽居寺釋迦牟尼佛佛像,佛首高47公分、重達80公斤;佛身高100公分、重達1千4百公斤,為北齊時代官方正式佛教造像之一。圖/佛光山、陳碧雲提供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陳碧雲提供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於佛光山「金身合璧」的盛況。圖/佛光山、陳碧雲提供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於佛光山「金身合璧」的盛況。圖/佛光山、陳碧雲提供
一九九六年深秋,四名盜賊闖入河北省幽居寺,把文物保護員反鎖房裡,隨之敲開塔門,摸黑鑿下釋迦牟尼佛和無量壽佛的佛首,連同塔外另一尊白石佛立像一起盜走。 圖/佛光山、陳碧雲提供

文/妙熙

圖/佛光山、陳碧雲提供

一九九六年深秋,四名盜賊闖入河北省幽居寺,把文物保護員反鎖房裡,隨之敲開塔門,摸黑鑿下釋迦牟尼佛和無量壽佛的佛首,連同塔外另一尊白石佛立像一起盜走。

翌年,河北省公安雖偵破此案,逮捕嫌犯,然被盜的千年佛首早已不知去向,留下中國文物流失的隱痛,和沒了靈魂的幽居寺……

鑑定路艱 比對吻合

悠悠十八年後,二○一四年的五月佛首終於有了消息,二位虔誠佛教徒輾轉從海外拍賣場中,買回了釋迦牟尼佛佛首,並透過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想贈予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然這尊釋迦牟尼佛佛首,雕於北齊趙郡王高叡(天保七年,西元五五六年),年代久遠,真偽是否屬實,實難證明!

於是大師即刻和如常法師說:「佛教文物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資產,是屬於全人類共同所有,你去調查『佛身』在哪裡?」

兩周內,如常法師備齊所有與佛首相關的資料與圖片,動身前往大陸北京,拜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請求協助鑑定,前後四訪大陸。

即使資料充足,鑑定之路仍面臨考驗,因為十幾年來要求鑑定的佛首,不下二百餘件,又怎能證明這件就是真的呢?

七月三十一日,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專家終於抵台。鑑定當天,專家們仔細觀察並測量多時,直到河北博物院副院長劉建華拿出佛身頸部鑿跡的玻璃模型,逐一比對下,發現與佛首頸部的鑿跡完全吻合,佛像藝術風格也如出一轍。

現場目睹這一過程的人都雀躍萬分,尤其是劉建華,如故之情恍如隔世,更是刻骨銘心,難以自已。

劉建華是敬造白石釋迦牟尼佛像的北齊趙郡王高叡的同鄉後人,一九九○年開始多次到幽居寺進行考察,對幽居寺的歷史與佛像文物等知之甚詳,有極深的情感。

佛首遭盜後,成了她心中的隱痛,每每撰文在國際間發表,希望引起廣大注意,企盼有重見佛首的一天。

星雲大師聽完鑑定報告後,義無反顧地決定將佛首捐回大陸。當場,國家文物局第一個反應是:「大師有哪些條件?」因為以往類似情況,回捐者肯定是獅子大開口。

大師說:「沒有任何條件。我身為出家人,有責任讓身首分離十八年的佛像能『身首合璧』。」

此情此景,「讓人既慶幸歡喜又悲傷嘆息。悲傷的是,百年來,中華文化遭受許多的破壞、盜取,連佛教也不能倖免於難。無數祖先留下來的佛教文化寶貴資產,就像這尊佛首一樣,流浪在外面的拍賣市場,任人喊價獲利。慶幸的是,這尊佛首獲得發心佛教徒的供養,有緣來到佛光山。」大師感慨的說。

同年十二月,佛光山與國家文物局簽署捐贈協議,依照協議佛光山將佛首所有權移交給國家文物局。並於隔年二○一五年五月十五日,河北博物院現藏於幽居寺的北齊釋迦牟尼佛佛身抵台,五月二十三日在佛光山舉行「金身合璧」盛事。

文物交流 兩岸盛事

兩岸分隔六十餘年,文物流落各地,自二○一一年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在台灣山水合璧展出後,此次的「金身合璧.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佛首捐贈儀式」,更為兩岸文物交流寫下歷史新頁。

當天,海內外萬餘信眾雙手合十,共同見證這場莊嚴隆重的「金身合璧」。護法龍天彷彿也感受到分離十八年的漫長等待,當八位來自澳洲、亞洲、非洲的法師抬著供奉千年佛首的寶轎步入壇場時,綿綿細雨竟突然雨過天青,鐘鼓梵樂中,大眾臉上也從感動的淚雨轉為永恆的法喜。

恭迎佛首儀式完成後,先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宜興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震旦集團董事長陳永泰、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等貴賓,攜手為古佛金身揭幕。

接著由星雲大師和大陸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長勵小捷共同為佛首揭幕,讓千年古佛的慈悲法相再現重光。

當勵小捷與大師共同開啟佛首布幕的那一瞬間,他感受到這尊一千六百年前的佛像已不僅是件佛教文物,也不只是件美麗的藝術品,而是走進兩岸僧俗二眾心中、寫進兩岸文物交流史冊裡的歷史。

勵小捷感謝星雲大師捐贈佛首的善緣義舉,也感謝協助佛首回歸的善心人士,期望日後能讓更多流落海外文物早日回家。

配合此兩岸重要盛事,佛陀紀念館同步舉辦「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塔佛石暨佛塔寶藏藝術展」,由河北省幽居寺提供佛教文物五十四組件來台展出。

佛首回歸 河北收藏

許多民眾親身參與後,深深被金身合璧的歷史時刻所感動,「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建於五世紀,玄奘大師取經時也曾親眼見過,卻在二○○一年遭塔利班政權用大砲轟擊,全面破壞,留下殘缺的佛身,佇立在沙漠之中。人類的古文物能安全的被保留住,背後其實是和平的象徵。」林福正在人群中感性說到。

身旁的姐姐林福涵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覺得和這尊北齊古佛特別有緣,每回上山都要來禮拜,之後就要送回大陸了,心裡相當不捨,企盼還有因緣能邀請古佛回台灣探親。

為讓更多民眾瞻仰古佛法相,金身合璧後,供奉在佛光山大雄寶殿內,至今年二○一六年二月移請至藏經樓供奉,讓新春期間來山信眾,得以瞻仰禮拜。

佛光山將在二月二十一日隆重舉辦「星雲大師捐贈北齊佛首造像回歸啟程儀式」,三月一日於北京的國家博物館舉行回歸儀式,短期展示後,將由河北博物院永久收藏。藉此喚醒世人對古文物的重視與對人類文化遺產的尊重,可謂「一時千載,千載一時」。

北齊古佛

大陸河北省幽居寺釋迦牟尼佛佛像,佛首高47公分、重達80公斤;佛身高100公分、重達1千4百公斤,為北齊時代官方正式佛教造像之一。

佛像面相渾圓,細眉,長眼,雙目垂瞼下視,鼻直翼寬,唇豐滿,短粗頸,大厚耳。身著袒右袈裟,披偏衫,薄衣貼體。左手捏提衣襟,右手施無畏印。雕刻融入印度笈多王朝的造像風味,即是習稱的印度藝術的古典黃金時代,極具造像代表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