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文忠
仁者,其道德修養崇高,智、勇、言兼備。智,有智慧、知識;勇,有勇氣、擔當、責任感;言,會表達,按照聖人之言來表述,弘揚仁義思想與道德。
箕子,是孔子心目中的仁者,他比微子長一輩,是紂王的叔叔。當時紂王暴政,有人勸箕子:「離開殷商吧,不要在你侄子的國家裡。」箕子卻說:「如果我離開,就變成彰君之惡,把國君的惡暴露。我是國君的叔叔,若連我都不願意待在自己的國家,易引起他人對國君的負面評判,所以我無法走。」於是,他選擇裝瘋,隱居在箕山裡。紂王發現後,把他囚禁在今日河南西華縣一帶,箕子就在這個地方建構出偉大思想—洪范九疇。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國古代寶貴的思想資源,包括對自然世界、人生、人的行為、治國安民、天文、曆數、氣候、禍福等哲理思考。箕子是儒家的先驅之一,地位非常重要。他的思想繼承大禹,並開啟周公的「明德」、「保民」和孔子的「仁」。
【原文】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彞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彞倫攸敘。」(引自《尚書》)
【譯文】箕子於是說:「聽說從前鯀用堵塞的方法治理洪水,攪亂了五行,上帝於是發怒,不把九類大法傳給他。鯀被誅以后,禹繼承了他,上天就賜給他九類大法,治國安民的常道就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