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術奇譚 下

文/星雲大師 |2016.02.14
1916觀看次
字級
棲霞寺主殿
唐代高僧玄奘法師雕像。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在這一件事情發生後不久,又有一位同樣是一表人才,非常有紳士風度的人來到壽山寺拜訪。他向我說:「你們這間寺院的大廳實在非常莊嚴,近日有大約二百位外國觀光客將到高雄來,他們表示希望能到這裡吃素齋,願意以一桌一千元的價碼向你們預訂二十桌素齋,你能幫這個忙嗎?那許多西方人士都非常喜歡吃素。」

我一聽,心想:一桌素齋,只要一、二百塊錢就辦得起來了,哪裡需要一千塊呢?會有這麼高的價碼?不過話再說來,辛苦一下,辦個二十桌,就能有這麼多淨財收入,能為常住所用,又何樂而不為呢?

人間性格 應承備辦素齋

同樣地,我也不疑有他,認為外國人喜歡吃素是很正常的,何況高雄是一個有名的海運碼頭,輪船行駛到高雄來,觀光客必然會要下船吃飯。我想我是有能力辦這二十桌素齋,給大家吃得歡喜的;再說我一向都有人間性格,能有為社會服務的機會,當然是不會拒絕,也就一口應承:「沒有問題!」

他聽了以後,就回說:「謝謝你。」並且又說:「至於確切的時間,哪一天抵達高雄,哪一天來這裡吃飯,讓我再去跟他們了解、接洽一下。」

我說:「沒有關係,我們的寺院才剛建成,沒有很多的事務要忙,你訂哪個時間都沒有問題。」就這樣,他歡喜而去了。

過了兩天,他又來了,他告訴我這一行人將會在某月某日來到壽山寺。就在一切都談妥以後,他卻忽然跟我說:「是這樣的,稅捐處有一項規定,他們到這裡吃飯繳費的同時,你們需要給付百分之四的印花稅;也就是說,二十桌兩萬塊錢的消費,必須給八百塊錢的印花稅。我是想,你不如先把印花稅支付給我,讓我到稅捐處去辦理一下手續吧。」

堅持初衷 金錢皆不經手

我心裡很納悶,想:「哪裡會有這種還沒有吃飯,就要我先付印花稅的道理?」就像一間飯店,客人都還沒有去吃飯,就要他付錢,怎麼好說呢?不都是吃過飯以後才付的?更何況,現在客人都還沒有來吃飯,就叫我拿八百塊去付印花稅,這也實在叫人為難了。我知道繳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是不可以賴帳的,但這也得關係到我們是不是已經有那麼一筆收入了啊!一直以來,我們也都沒有過繳稅的經驗。於是,我就說:「你放心!這個印花稅我會預備在這裡,等你們吃過飯,要付款的時候,我會連同印花稅收據一併給你。」

他聽了以後,似乎還想說些什麼,但沒有說出口,只有說:「這樣也好!那就等我有了確定的行程之後,再來跟你聯絡。」

到這時候,我都還不知道這個人是一個騙子,因為他風度翩翩,言語流暢,看上去是一個很有教養的人,不像是一般的市井小民,或者無賴、詐騙之人。

等他走了以後,我就和我的某些信徒共同研究:什麼叫做「印花稅」?寺廟有需要繳稅嗎?印花稅票什麼樣子我都沒有看過,那是要在哪裡買呢?就預先做了功課。當然,我也在觀望著他什麼時候再來。

在了解這許多情況以後,我也就更加明白印花稅的內容。當然,人家是到這裡訂桌吃飯,我們對國家繳稅是應該的,不可以賴帳,只是這一位先生從此也就沒有再來過了。我再一次沒有上人家的當,就覺得對於社會的騙術要更加注意。

在五、六十前窮苦的社會裡,大家都希望賺錢,包括我自己一向不貪、不好錢財,但是到了要辦事業了,儘管我不貪、不要,錢財還是非常重要。不過,我總想「君子取財,取之有道」。甚至就是有信徒要來出功德,雖然他們的捐獻都是真實的,有憑有據,不是騙術,但是有的或者要求我們替他刻個名字在牆壁上,或者要求提供一個房間,讓他的兒女能到這裡借住讀書……,我都一概拒絕。因為名為「捐錢」,捐就是棄,棄就是不要,既然你都不要了,又何必提出那麼多的要求呢?所以,我對於這許多信徒的好意也就敬謝不敏了。

冒充記者 恐嚇揭發隱私

我從出家以後就不曾擁有金錢,所以在有了佛教事業後,我仍堅持本著初衷,所有金錢一概不經手。那個時候,儘管我還沒有出家弟子,但是已經有不少在家信徒,他們都是老成持重、非常能幹的人,我就交代他們如何來保管、支用錢財;關於金錢的使用,我一概不接觸,只在講經、說法、開示上用心。也因為這樣,一路走來,在金錢上,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挫折、罣礙。

除了上述的騙術奇觀之外,在幾十年前,還有一些無聊的人冒充記者,到處揭發人家隱私、給人家恐嚇,然後再向受害人說:「你給我多少錢,就能了事了。」像這樣無聊的騙徒,在當時的台灣社會,南北都為數不少,有的比較善良、客氣一點,有的則是窮凶極惡,擺明了就是要來敲你一筆。

像是在六十年前,我名不見經傳,沒有寺廟,也沒有錢財,只不過是一個出家人,就曾遇到許多無聊的人士冒充記者來跟我化緣,要我幫忙他出版雜誌。我心裡就打量著:你想要出版雜誌,有錢就出版,沒有錢就不要出版,何必要向人化緣來辦雜誌呢?

我猶記得應付這許多人的最好對策。在宜蘭那個小小的縣城裡,每當遇到這種人士上門來跟我談說他的理想,或者說要辦什麼雜誌之類的,希望我能資助他幾百元,我就說:「我作客在此,沒有名位,也沒有薪水待遇,都是靠著一個七十多歲的住持老尼師給我一碗飯吃。因此,對於你的所求,我只有請她來跟你談,但結果如何就得看她的力量、情況了。」

很感謝當時的老住持妙專尼師,由於她不會說國語,所以當那個「記者」來了,和她講了一堆話以後,她總是帶著懷疑的目光問:「你公啥米?哇攏聽嘸。」(台語。國語:你講什麼?我都聽不懂。)那個「記者」看到這樣的情況,覺得既然人家都說聽不懂,話就難以再說下去,也就知難而退。就這樣,妙專老尼師就做了我的擋箭牌,讓我多次在遇到這許多無聊的、冒充文人的敗類時,得以很快地脫身。

除此之外,更有一些惡劣的文人對我說:「我要寫文章揭發佛教裡黑暗的一面。」甚至說:「內容會牽連到你的花邊新聞,不過只要你給我一點錢,我會把這許多事擺平。」也因為我有坦蕩的心胸,所以聽完他的話後,我就說:佛教自古以來,有所謂「三武一宗」法難,毀謗佛門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再多記這麼一點,我想對佛教也無關緊要。

依憑信仰 毀譽不為所動

有的人聽後自知無趣,無可奈何地也就走了,但也有的人真的就把它寫成文章拿來給我看,並且說還會有進一步的動作,你可以怎麼花錢消災之類的。不過,我也老實地跟他說:「我沒有錢財去消災免難,我可以憑我的信仰、正派來消災免難。」

胡適博士說:「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何況我只是一個初出道的無名小卒,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是不足以給人家作為話題的。諸如此類無聊的事情,雖然感覺到難以應付,但是年少時,還是應付不少,現在也不去一一地記述了。

來到高雄之後,情況也一樣,但我都不為所動。當然,有一、二個人也坦白地對我說他手頭有困難,尤其每逢過年,都會用一、二張紙印刷成像一份雜誌的樣子寄給我,向我拜年。因為這樣的一個好意,我也就送他一本書,或者給他二百塊錢,年年如此,也有數十年之久。乃至,從最初給他二百塊錢,隨著社會物價調漲,後來就給他一千塊。

因為這樣的情況為數頗多,我救濟也救濟不了,對於這許多貧苦的文人,只能盡一點力量而已。不過,有的對我確實也很友好,還會寄來一、二張相片給我欣賞。因此,對於這樣有限度的給予,雖是不怎麼叫人歡喜的事情,但能可以結緣,不要結怨,還是讓我減少了一些社會的葛藤。

也有一些更加讓人覺得無聊的人,他人一來,就跪地向我磕頭,說他是佛教徒,已經皈依三寶,要幫忙弘揚佛法……,請我給他照個相、接受他的訪問。像這樣的情況,既沒有涉及金錢,還是個佛教徒,也表現得虔誠恭敬,當然我對他說幾句話、講幾句佛法,甚至讓他照個相,也覺得不是什麼嚴重的事,但事實上,他拿了照片之後就去發表,說他跟我有什麼關係,甚至報導一些現今所謂的「八卦新聞」。

想到自己一介僧侶,一路走來,都是為社會服務、為人心淨化,但是實在說,有時候身處這種環境,也讓我們有無力的感覺。

不過,時至今日,台灣的社會也有了進步,面對這許多五花八門的騙術,或者冒充記者、律師、教授、慈善家的人,都已經不容易有人上當了。哪裡想到,我還是遇上了一次很嚴重的受騙經驗。那一年,我人在日本課徒弘法。

誠信為本 欺騙無好結果

多年來,我有心想要拍攝一部「唐三藏玄奘西行記」連續劇,並且已經編好二十集劇本,總覺得唐朝的玄奘大師,實際上對國家歷史、文化、教育等等深有貢獻,有如佛教的孔子,並不是如吳承恩所杜撰的小說《西遊記》所述,因此就將劇名定為「真西遊記」。在一、二十年的準備之下,好不容易錢財也累積到八千萬元,資金應該是足夠,就請來當時華視《包青天》的節目製作人趙大深先生給我指教,並且與他接洽好要委託什麼人來演這齣戲。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一位管錢的小會計,竟然讓人家把錢都騙去。錢騙去倒也罷了,不僅玄奘大師的真實故事拍不成,還讓人傳說我們有很多錢財,所以才會給人家騙去,這可說是名譽上的損失。這麼一來,除了徒呼奈何之外,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善善惡惡、好好壞壞,很難斷定,所以我們身處在五光十色的社會裡,實在說,就是走一步算一步;只是說,即便是一步一腳印吧,也是非常不容易喔!

不過,我雖沒有跟人化過緣,也沒有存款,一些窮苦的信徒倒是都會來向我化緣;尤其,是在兩岸剛開放的時候,台灣的經濟成長,大陸的生活貧苦,我每天幾乎都會收到幾封來自大陸向我化緣的信件,他們多半都說要建廟、恢復道場,希望我給予贊助。

當時,我也不管他是真是假,依照他所寫來的建築計畫,就分成上、中、下三等,給予適當的經費贊助。上等的,我就給他一萬塊錢;中等的,給他五千塊;一般的,就給他一千塊;總之,我記得應該給了不只二百萬塊錢。甚至我對於自己曾經就讀的母院南京棲霞山,還為它建了十一間樓,其中包括教學大樓、放生池等,以聊表我在那裡多年學習、成長,想要報答恩情的心願。

總而言之,關於騙術,有網路騙術、電話騙術、廣告騙術、徵才騙術等等,不一而足。不過,貧僧已經老矣,實在說,不會騙人,也不會給人騙了。只希望這一個世界的大家,要以誠信為本,否則老是欺騙人,再好的西洋鏡,遲早也會給人拆穿的。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欺騙,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啊!(本文完)

◆下周六、日刊登星雲大師〈我能打幾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